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最大爛尾樓 即使這樣規模也秒殺古代一切建築

按照司馬遷的記載, 秦阿房宮前殿“東西五十步, 南北五百丈, 上可以坐萬人, 下可以建五丈旗……”, 班固描述阿房宮前殿“殿高數十仞, 東西五裡, 南北千步, 從車羅騎, 四馬騖馳, 旌旗不撓”, 並發出“為宮室之麗至於此”的感歎。 而唐代詩人杜牧那篇著名的《阿房宮賦》, 更是將阿房宮的氣勢恢宏, 淋漓盡致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雖然考古已經證實, 如今看到的阿房宮遺址, 就是一座爛尾樓, 古人的描述純屬虛構。 但僅存的阿房宮前殿夯土台基東西長1270米, 南北寬426米, 這樣的規模也最夠叫人震撼了。

對比一下中國歷史上其他幾座著名的宮殿,

漢未央宮前殿東西長350米, 南北寬200米;唐大明宮含元殿, 將東西翔鸞、棲鳳二閣算上也就只有200約米長, 南北寬則不到50米;明清故宮太和殿則更小, 面闊十一間, 進深五間, 算上臺基部分, 長不到100米寬則不到50米。 和爛尾樓比起來, 這些著名宮殿都實在是太渺小了。

這個爛尾樓, 已經讓其他幾座宮殿夠“無地自容”了。 而讓這幾座宮殿更“無地自容”的, 則在於不論是未央宮、大明宮還是故宮, 那可都是所在朝代的政治中樞, 都是所在朝代重重之重的建設工程。 而阿房宮呢?它建在秦代的上林苑裡, 說到底就只是秦始皇休閒度假的場所。 況且秦朝的宮殿也實在太多, 不說秦歷次遷都而留在各地的宮室, 就單單一座咸陽宮,

在當時的中國恐怕也是最大的。 而史記上又說“秦每破諸侯, 寫放其宮室, 作之咸陽北阪上……”, 而史記也沒有記載秦始皇有燒宮殿的習慣, 所以複製的同時原版也一定被保留下來, 以供秦始皇享用。 這麼多的宮殿建築, 項羽一把火燒了三個月, 確實是可以理解的。

現在愛講大手筆, 追根溯源, 我想大手筆的鼻祖應該就是秦始皇吧。 他的陵墓是最大的, 他的宮殿也是最大的, 就算他造的爛尾樓那也必須是最大的。 當然, 秦始皇不會顧及什麼形象, 廢除諡法制度, 也就徹底斷絕了後世批評他的可能。 至於當朝的人, 僅僅是私下議論都會被活埋, 更何況是當面的批評?秦始皇覺得咸陽宮小, 所以就要修阿房宮。 而後世修宮殿的皇帝們,

可沒有幾個敢這麼說。 這麼說的, 歷史定性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下場都比較慘。 不過那些明君就很聰明了, 他們會用一個很冠冕堂皇的理由來修建奢華的宮殿, 比如說熱愛這片地域了, 比如說彰顯天朝氣度了, 再比如鞏固前方穩定了……

秦始皇就是好大喜功, 歷史一直都是這麼評價他的。 後來的帝王們在不斷的批判這樣的行為, 卻也不斷的繼承和發揚這樣的傳統。 或許會對尺寸進行一下縮小, 或許會對裝飾進行一下簡化, 方式方法肯定要有所革新, 當然不能像秦始皇那樣明目張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