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晚報都市報總編們昨南京參觀 大報恩寺千年遺址和牛首山生態修復獲嘉賓點贊

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與會嘉賓被“七寶鎏金阿育王塔”深深吸引了。 范曉林 攝

觀看牛首山佛頂宮鎮館之寶《南朝四百八十寺》絲毯畫。

走訪金陵新48景之一“牛首煙嵐”。

參觀大報恩寺出土的文物。

作為本屆年會的內容之一, 昨天下午來自全國的都市報總編輯們還參加了“兩聚一高看江蘇——江南水鄉畫中行”的活動,

大佬們對於走訪所見的牛首山旅遊區的生態復活計畫和大報恩寺千年遺址的保護開發紛紛點贊。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徐昇張可/文范曉林/攝

猛拍!細雨中的“牛首煙嵐”太美了

“一座牛首山, 半部金陵史”。 牛首山歷史底蘊深厚, 保留了弘覺寺塔、岳飛抗金故壘、明代摩崖石刻、鄭和文化園等歷史遺跡。 昨日下午, 參加全國省級晚報(都市報)總編輯年會的嘉賓們, 興致勃勃地參觀牛首山文化旅遊區。 這一南京城市新地標引起了嘉賓濃厚的興趣。

“來, 幫我照一張!”“一定要把牛首雙峰盛景都拍進去。 ”來自全國各地20多家晚報、都市報的掌門人步行上山, 大家紛紛舉起手機、相機,

讓廣角鏡頭、長焦鏡頭輪番上陣。 昨天的綿綿細雨中, 恰好出現了雲霧繚繞的“牛首煙嵐”美景。 “太美了!”西海都市報總編輯李軍開心地說。 嘉賓們一邊參觀氣勢恢宏的佛頂寺、佛頂宮, 一邊用新聞人特有的視角拍照, 並不時認真地與講解員交流探討。

牛首山又名天闕山, 歷史底蘊深厚, 晉唐以來一直是群賢畢至、名人薈萃之地。 “牛首煙嵐”與“獻花清興”、“祖堂振錫”一起在清代乾隆年間被列入“金陵四十八景”。 2015年10月, 牛首山文化旅遊區正式開園, 園區集優美的自然風光、極具特色的佛教建築、博大精深的傳統藝術以及豐富的文化遺存於一身。

點贊!牛首山生態修復太牛了

除了風光優美外, 牛首山最核心的建築佛頂宮裡,

放置的各類文化藝術點位高達4000多個。 這些點位的創作、製作, 管委會均邀請了國內知名藝術家、非遺傳承人、國家和省級工藝美術師擔綱負責, 合力打造傳世精品。 嘉賓們由衷地讚歎眼前這些文化藝術成就, 紛紛在精美的彩繪工藝、世界最大的手工絲毯畫、東陽木雕等藝術品前久久停留。

最讓嘉賓感興趣的是牛首山的生態修復。 過去, 牛首山曾是一座被過度開採的廢棄礦山。 2012年開始, 南京對牛首山進行生態修復, 為它量身打造“復活”計畫。 如今, 牛首山重新變回青山綠水的模樣, 森林覆蓋率已達86%, 是南京地區最大的森林公園之一, 而且成為南京人的金山銀山。 “誰能想得到屹立山巔、氣勢恢弘的佛頂宮竟是利用巨大礦坑建起來的, 太巧妙了。”三湘都市報總編輯張繭感慨道,到現場看到後,果然名不虛傳。南京日新月異的歷史文化風貌及創新發展成就,給嘉賓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震撼!大報恩寺遺址設計太精巧

參觀完牛首山文化旅遊區之後,晚報都市報的老總們又來到了南京另一處文化勝地——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原汁原味的考古遺址還原了昔日皇家寺院的恢宏壯麗;七寶鎏金阿育王塔等世界級文物在展廳中熠熠生輝……但最讓各家晚報都市報老總印象深刻的,是遺址公園裡各展廳巧妙的展陳設計,讓大報恩寺厚重的千年歷史與佛學禪意,生動地呈現出來。

走進遺址公園的大門裡,當年大報恩寺留下的斑駁的石板禦道,將嘉賓們拉回600年前,感受這座天下名刹的氣勢。在天王殿遺址的展廳裡,透過透明玻璃,嘉賓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千年遺址,目擊這一舉世矚目的考古發現。看到遺址中那一座座巨型的明代石柱礎,三湘都市報總編輯張繭不禁向講解員提問,“這些都是原來就在這裡的嗎?”“是的,都是原址保護展示。”聽了講解員的介紹,張繭嘆服地點了點頭。

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的展廳裡,代表們先後參觀了大報恩寺遺址地宮出土的一系列國寶級文物,包括舉世矚目的七寶鎏金阿育王塔、保存釋迦牟尼佛頂舍利的金銀棺槨。而通過對大報恩寺琉璃瓦構件和用於燒造的琉璃窯的瞭解,大家又能感受到被譽為中世紀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大報恩寺琉璃塔,為何能在西方世界口口相傳。

除了文物,最吸引嘉賓們的當屬遺址公園裡一系列場景設計和利用聲光電技術打造的展陳設計。在利用熱力感應技術的“放生池”前,只要代表們用手作出“拋出”的動作,“放生池”水面的螢幕上,就會有一隻鯉魚躍入水中,就好像真的放生了一樣。大家也樂此不疲的輪流體驗。讓張繭難以忘記的,是展廳中“千年相望”的場景,虛化的佛祖形象與作為雕塑實物的玄奘塑像,兩者相望動作,讓人很容易地對古奧難懂的禪意有所感悟。

“我對南京大報恩寺的歷史比較瞭解,但讓我沒想到的是,整個景區進行了如此精巧的設計,”燕趙都市報副總編輯蘆海英說,“考古遺址不容易對大部分觀眾產生吸引力,但富有創意的展陳與合理的聲光電運用,就能給觀眾帶來視聽上的享受。”

三湘都市報總編輯張繭告訴記者,在長沙也有諸如馬王堆漢墓等重量級的文物遺跡,但看了大報恩寺遺址公園,讓人感受到在呈現歷史古跡上,也要用創新的思維理念把故事說好。

熱心企業追捧報業大佬年會

從提供接送各省級都市報總編輯的車輛、到企業老闆親自現身“年會”尋求與都市報的深度合作,本次年會成為一些品牌企業借會推薦的寶地。

作為年會的主要贊助方,蘇州寶馨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永福表示,在江蘇揚子晚報幾乎人人知曉,而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媒體的宣傳,如今他們企業的主營業務是精密製造和節能環保,他期待與參會的媒體能夠發揮各自優勢,宣傳企業的節能環保產品和綠色生產製造理念,相互促進,建立共贏的合作關係。

負責本次會議嘉賓接送的是來自江蘇長運定制客運服務南京有限公司,該公司經理陳俊介紹說,他們希望通過與權威媒體的合作,將公司貼近顧客、方便出行的理念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乘客實現就近出行,方便出行,舒心出行。

來自上海卡布奇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趙玉濤,則在年會現場給總編們介紹起了公司生產的專供老人的手機,他希望晚報都市報的老總們能夠為他吆喝,讓更多的年輕人為爸媽送上為他們量身定制方便好用的老人手機。

另外來自內蒙古的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特別派出代表,邀請晚報都市報的老總們去他們建在蘇州的牧場實地看一看優質好喝的伊利牛奶生產的全過程。

太巧妙了。”三湘都市報總編輯張繭感慨道,到現場看到後,果然名不虛傳。南京日新月異的歷史文化風貌及創新發展成就,給嘉賓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震撼!大報恩寺遺址設計太精巧

參觀完牛首山文化旅遊區之後,晚報都市報的老總們又來到了南京另一處文化勝地——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原汁原味的考古遺址還原了昔日皇家寺院的恢宏壯麗;七寶鎏金阿育王塔等世界級文物在展廳中熠熠生輝……但最讓各家晚報都市報老總印象深刻的,是遺址公園裡各展廳巧妙的展陳設計,讓大報恩寺厚重的千年歷史與佛學禪意,生動地呈現出來。

走進遺址公園的大門裡,當年大報恩寺留下的斑駁的石板禦道,將嘉賓們拉回600年前,感受這座天下名刹的氣勢。在天王殿遺址的展廳裡,透過透明玻璃,嘉賓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千年遺址,目擊這一舉世矚目的考古發現。看到遺址中那一座座巨型的明代石柱礎,三湘都市報總編輯張繭不禁向講解員提問,“這些都是原來就在這裡的嗎?”“是的,都是原址保護展示。”聽了講解員的介紹,張繭嘆服地點了點頭。

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的展廳裡,代表們先後參觀了大報恩寺遺址地宮出土的一系列國寶級文物,包括舉世矚目的七寶鎏金阿育王塔、保存釋迦牟尼佛頂舍利的金銀棺槨。而通過對大報恩寺琉璃瓦構件和用於燒造的琉璃窯的瞭解,大家又能感受到被譽為中世紀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大報恩寺琉璃塔,為何能在西方世界口口相傳。

除了文物,最吸引嘉賓們的當屬遺址公園裡一系列場景設計和利用聲光電技術打造的展陳設計。在利用熱力感應技術的“放生池”前,只要代表們用手作出“拋出”的動作,“放生池”水面的螢幕上,就會有一隻鯉魚躍入水中,就好像真的放生了一樣。大家也樂此不疲的輪流體驗。讓張繭難以忘記的,是展廳中“千年相望”的場景,虛化的佛祖形象與作為雕塑實物的玄奘塑像,兩者相望動作,讓人很容易地對古奧難懂的禪意有所感悟。

“我對南京大報恩寺的歷史比較瞭解,但讓我沒想到的是,整個景區進行了如此精巧的設計,”燕趙都市報副總編輯蘆海英說,“考古遺址不容易對大部分觀眾產生吸引力,但富有創意的展陳與合理的聲光電運用,就能給觀眾帶來視聽上的享受。”

三湘都市報總編輯張繭告訴記者,在長沙也有諸如馬王堆漢墓等重量級的文物遺跡,但看了大報恩寺遺址公園,讓人感受到在呈現歷史古跡上,也要用創新的思維理念把故事說好。

熱心企業追捧報業大佬年會

從提供接送各省級都市報總編輯的車輛、到企業老闆親自現身“年會”尋求與都市報的深度合作,本次年會成為一些品牌企業借會推薦的寶地。

作為年會的主要贊助方,蘇州寶馨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永福表示,在江蘇揚子晚報幾乎人人知曉,而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媒體的宣傳,如今他們企業的主營業務是精密製造和節能環保,他期待與參會的媒體能夠發揮各自優勢,宣傳企業的節能環保產品和綠色生產製造理念,相互促進,建立共贏的合作關係。

負責本次會議嘉賓接送的是來自江蘇長運定制客運服務南京有限公司,該公司經理陳俊介紹說,他們希望通過與權威媒體的合作,將公司貼近顧客、方便出行的理念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乘客實現就近出行,方便出行,舒心出行。

來自上海卡布奇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趙玉濤,則在年會現場給總編們介紹起了公司生產的專供老人的手機,他希望晚報都市報的老總們能夠為他吆喝,讓更多的年輕人為爸媽送上為他們量身定制方便好用的老人手機。

另外來自內蒙古的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特別派出代表,邀請晚報都市報的老總們去他們建在蘇州的牧場實地看一看優質好喝的伊利牛奶生產的全過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