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華為淘汰老員工?組織結構要穩定,必須進行一次大清洗!

縱觀歷朝歷代, 我們發現開國皇帝幾乎不可避免的, 都會對有功之臣進行一次大清洗, 從而穩定政權。

有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 難道只有這麼冷血、毫無人情味的手段可選嗎?

事實上, 是否進行清洗, 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量, 一是利益的分配, 二是為了穩定局勢。

歷史上有兩個開國皇帝, 可謂是“狡兔死, 走狗烹”的典型, 他們分別是宋太祖趙匡胤, 明太祖朱元璋。

其中趙匡胤清除有功之臣的故事還得到廣泛傳頌, 即所謂的“杯酒釋兵權”, 因為趙匡胤本身是“黃袍加身”之後被下屬擁戴上位的, 直接從一個連將軍都不是位置升格為皇帝。

難免讓其他原本位高權重的人產生“我上我也行”的想法, 這也是他迫不及待將自己的一干兄弟擼到底的原因, 能安享晚年的就算撿到了。

而朱元璋做得更是徹底, 其中最為人所知的當屬大將徐達, 和宰相胡惟庸。 其中徐達背部生膿瘡, 朱元璋給他送去一隻燒鵝, 他就乖乖自殺了;而胡惟庸一案, 也不管有關沒關, 趁著自己還活著, 直接把自己記得的、有點功勞的最後一批人全派去黃泉探探路了。

歸根結底, 其實錯不在人。 這些喜歡清洗功臣的皇帝, 現在都為大家所熟知, 而那些不這麼做的, 原本還可能是開國皇帝候選人, 最後要麼建個短命王朝, 要麼候選人沒轉正就被淘汰了。 這就是大勢所趨了, 局勢逼著上位者這麼做。

任何一個新興組織的建立, 都要經歷逆取、清洗和順守三個階段, 凡是創業成功, 沒有經過清洗的組織, 就無法擴張並且繁榮發展, 就不能從一個非常狀態過渡到穩定狀態, 所以, 任何一個組織清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而清洗工作, 一般有這麼三個步驟:

一、除功臣

很多創業組織, 一開始的目標只有兩個字:生存。

在組織建立之初, 把目標定為“改變世界”的人, 現在都死了, 這些好高騖遠的傢伙怎麼看都不像有主角光環。

因為大家的目標是生存, 有了這麼一個共同的向心力, 大家才會不顧個人得失地去付出, 也沒有在意個人地位的高低, 基本是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決策, 成果共用, 苦果共擔。 但隨著一個組織的發展, 更多的人開始加入, 就需要有一個聲音去領導後來者。

而此時, 大家的目標仍然沒有改變, 只不過不像創業之初那麼辛苦罷了。 於是, 對於領導人的選擇, 要麼選擇最懂得說話的, 要麼選擇最懂得管理的, 卻往往不會選擇貢獻最大的!

一個科技公司, 核心技術人員就是創業的基石, 但他們的領導者很可能根本不懂技術;

一個起義團體, 百戰百勝的將軍是最大的貢獻者, 但改朝換代的也很難是他們。

因此, 要鞏固一個既定領導人的權威(這個領導人最初很可能抽籤決定, 或者大家推給某人), 就必須讓後來者有誤以為:現在的老闆一手打拼下這片基業。 而事實很可能是其他幾十隻手都被他砍掉了!

二、廢舊制

在逆取階段, 大家都有極高的自由裁量權, 為的就是應對瞬息萬變的鬥爭情況, 個體之間也沒有監督和複雜的彙報程式。 大家靠的是一腔熱血聚到一起, 也只有這樣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將大家凝聚起來。

而在守成階段, 則需要更完善的機制。 功過賞罰, 部門之間的制衡, 個體之間的監督都需要一一建立, 簡單來說, 制度的建立就是階級固化的階段, 舊的激勵創業熱情被完全打壓。

因為你現在的目標已經不是生存下去, 而是穩定發展。

三、滅平等

在逆取階段,大家都是濃厚的額戰友情,彼此之間沒大沒小,親密無間,但到了守成的階段,就必須建立嚴格的等級秩序。

公司早期人數少,老大的命令直接下達,所有人都在眼皮底下,所以權利問題就不是問題。

但公司做大了,再講平等就相當於“吃大鍋飯”,沒人有願意付出得多卻拿一樣的收益。

更重要的是,組織壯大後,沒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就是出問題。權利不集中就會出亂子,這就需要制衡,需要彙報,需要層層的集權控制。

三、滅平等

在逆取階段,大家都是濃厚的額戰友情,彼此之間沒大沒小,親密無間,但到了守成的階段,就必須建立嚴格的等級秩序。

公司早期人數少,老大的命令直接下達,所有人都在眼皮底下,所以權利問題就不是問題。

但公司做大了,再講平等就相當於“吃大鍋飯”,沒人有願意付出得多卻拿一樣的收益。

更重要的是,組織壯大後,沒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就是出問題。權利不集中就會出亂子,這就需要制衡,需要彙報,需要層層的集權控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