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家居類電商:下一個千億級市場?

繼把生活美學融入亞朵酒店後, 網易嚴選又瞄準了房地產行業, 與萬科合作推出全新場景概念“嚴選HOME”。

在搶佔線下新場景方面,

嚴選似乎比它的師傅無印良品和宜家速度更快, 畢竟MUJI在中國的酒店還沒竣工, 宜家打造的集酒店、辦公樓、購物中心和公寓為一體的長沙薈聚中心要到2019年底開業。

在傳統品牌紛紛加快線上業務佈局的時候, 互聯網品牌卻越來越多走向線下。 新零售的邊界不斷被打破, 而現有這些都遠非新零售新物種的終極形態。 千億級的生鮮市場因為巨頭加持已經很火熱, 阿裡推出了盒馬鮮生, 天貓先後參與易果生鮮三輪融資。 騰訊領投兩輪每日優鮮。 京東入股永輝超市, 京東生鮮要開線下超市……

已經有一定規模效應的新零售物種, 除了生鮮革新外, 就是網易嚴選模式了。 而居家生活類電商嚴選也在尋找新支點, 比如走通線下邏輯。

在居家領域, 瑞典的宜家、日本的宜得利和韓國漢森已經樹立起標杆。 天風證券此前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 對標韓國的人口規模及結構、城鎮化率、房地產交易規模等指標, 目前以韓國漢森280 億人民幣的市值來看, 國內一線家居類品牌中, 未來可能誕生數家市值過千億的上市公司。

這些公司可能來自實體行業, 比如紅星美凱龍、歐派家居等, 也有可能是互聯網企業, 比如已經開始撬動酒店、地產社區資源的網易嚴選。 當然, 用互聯網思維做中國版宜家的模式仍有待驗證。

供應鏈的革新

生鮮領域主要是資金投入改善了基礎設施, 以及消費大資料對倉儲和物流環節的供應鏈管理帶來了改善。 為什麼都在做新零售, 簡單理解, 因為線上紅利消退。 尤其近兩年, 互聯網大佬談到的共同話題都是過去躺著也能成長的線上市場紅利結束了, 流量越來越貴, 互聯網進入精耕細作的下半場。

零售產業方面, 縱觀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零售行業發展歷程, 在高速發展期的紅利消退以後,

無印良品、宜家、優衣庫、Costco、ALDI等優質零售企業基本都是通過向上游供應鏈延伸重新建立了競爭壁壘, 從而奠定了各自在細分領域的龍頭地位, 實現長期增長。

宜家基業長青的主要原因在於形成“產品設計+供應鏈整合+終端零售”一體化。 對標此, 中國零售企業向上游供應鏈延伸是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 國內已經湧現出以網易嚴選為代表的“嚴選模式”。 網易嚴選在用戶刻畫基礎上, 做“精選”和“嚴選”, 通過流量源頭與供應鏈直接對接, 打掉中間環節。 其商品來自一線品牌製造商, 由網易公司負責採購、品控、物流、銷售、售後, 這樣一方面提升零售效率, 降低了挑選和試錯的成本, 另外也可以去除品牌溢價, 做到產品性價比的提升。

同時, 我們也看到, 許多類似于嚴選電商的新模式也層出不窮。 此外, C2M 的必要商城、搞單品的小米生態鏈、品牌授權的南極電商、進階版十元店的名創優品等等, 模式上其實都有一些相似之處, 本質上都是在供應鏈管理上做文章, 順應消費者品質化的消費升級趨勢。

家裝場景有多少可能性

據悉, 此次網易嚴選與萬科杭州推出的嚴選HOME, 不僅打造了一個90%軟裝由嚴選產品組成的樣板空間, 更值得關注的是, 這套具有嚴選風格的軟裝方案, 將以打包的形式實現對外銷售。 未來, 隨著嚴選HOME的不斷拓展, 用戶可選的軟裝方案也更將多種多樣。

如果說生鮮是圍繞一日三餐展開,網易嚴選則是從居家日常切入。有人說嚴選是在模仿無印良品,然而它和無印良品的SPA模式又有著本質區別。

萬科杭州的負責人說,萬科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網易開始線下業務佈局,再加上兩者對於城市人群的共同關注,正是基於這些,他們走到了一起,後續還會嘗試其他玩法。網易公司副總裁柳曉剛認為,網易嚴選HOME是嚴選生活美學的線下延伸,這樣的延伸,售賣商品只是一方面,更是要打造一個帶有濃厚嚴選風格、以“家”為概念核心的場景空間。

在場景爆炸的時代,這其實也是一種品牌賦能,就像大家在形容日式簡潔風格時會用“你今天穿得很MUJI”一樣,也許以後不僅有”你家裝修很宜家”,還會有“你這風格很嚴選”類似的說法流行起來。

日韓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全精裝化交付,而從相關統計資料來看,現階段國內住宅全裝修比例僅為20%左右,雖然一線城市可達到50%,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今年出臺的《建築業“十三五”規劃》和《裝配式建築評價標準》則明確指出,2020年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裝配式建築面積占新建建築面積比例達到15%,且裝配式建築必須全裝修交付。各地政府也在近兩年的時間內接連出臺和落實有關建築產業化、一體化裝修和全裝修住宅的相關政策。根據國金證券測算,到2020年僅家裝一個行業受益全裝修政策將新增6700—8800億元的市場需求。

過去幾年,隨著消費升級和城市化進程加速,中國家居行業也經歷了一番改變。一個最顯著變化是,從衣櫃、書櫃、廚櫃行業再到門窗、窗簾、吊頂、燈飾等,一改過去客戶選購供應商提供產品的傳統模式,眾多品牌順應消費層次和要求的提升,紛紛轉向家居整體定制,根據個性化訂單需求進行生產。在全屋定制和家居軟裝等細分行業,還掀起了上市熱潮。

當然,網易嚴選和萬科目前所切入的還只是家裝業的其中一部分。但是對於電商行業來說,衣服我們會想到淘寶,電器想到京東等等,嚴選有望切入家居這個印象關鍵字。

新中產的需求點在哪裡

商務部監測,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5 萬億元,日均銷售額同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10.3%。整體看,假期消費增長平穩,中西部表現較好,消費提質升級趨勢愈發明顯。

在中產階級崛起的情況下,居家產品消費需求也被進一步打開。現階段25-35歲人群是家居消費的絕對主力,資料顯示他們在全國總人口中占比為16.73%,人口總數約為2.3億。而在下一個十年,10-25歲的人群將逐漸替代80和90後消費者,成為家居消費的主力。目前來看,全國10-25歲人群在眾人口中占比為17.95%,人口總數約為2.46億。後續家居消費生力軍群體龐大,且人口數量有增無減。

諸如盒馬鮮生和網易嚴選這樣的新零售物種,也都在佔領中國新中產。對於互聯網大廠來說,優勢在於扶持資源,比如阿裡給了盒馬很多支持,比如愛鮮達團隊、手淘入口等。而網易雲音樂、網易新聞、網易郵箱、有道雲筆記均擁有著大量的白領用戶,這些人則同樣是網易嚴選的目標使用者。

網易嚴選和萬科的聯手,一方面是在探尋新零售的邊界,未來的新零售有望構建起全時段、多場景、高效率的經營模式,同時解決純電商流量成本上升和線下實體店品類和覆蓋半徑有限等痛點,實體管道的價值重估,新的零售巨頭會誕生。另一方面,新零售業態的不斷成熟,催生的是下一個千億級市場。

如果說生鮮是圍繞一日三餐展開,網易嚴選則是從居家日常切入。有人說嚴選是在模仿無印良品,然而它和無印良品的SPA模式又有著本質區別。

萬科杭州的負責人說,萬科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網易開始線下業務佈局,再加上兩者對於城市人群的共同關注,正是基於這些,他們走到了一起,後續還會嘗試其他玩法。網易公司副總裁柳曉剛認為,網易嚴選HOME是嚴選生活美學的線下延伸,這樣的延伸,售賣商品只是一方面,更是要打造一個帶有濃厚嚴選風格、以“家”為概念核心的場景空間。

在場景爆炸的時代,這其實也是一種品牌賦能,就像大家在形容日式簡潔風格時會用“你今天穿得很MUJI”一樣,也許以後不僅有”你家裝修很宜家”,還會有“你這風格很嚴選”類似的說法流行起來。

日韓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全精裝化交付,而從相關統計資料來看,現階段國內住宅全裝修比例僅為20%左右,雖然一線城市可達到50%,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今年出臺的《建築業“十三五”規劃》和《裝配式建築評價標準》則明確指出,2020年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裝配式建築面積占新建建築面積比例達到15%,且裝配式建築必須全裝修交付。各地政府也在近兩年的時間內接連出臺和落實有關建築產業化、一體化裝修和全裝修住宅的相關政策。根據國金證券測算,到2020年僅家裝一個行業受益全裝修政策將新增6700—8800億元的市場需求。

過去幾年,隨著消費升級和城市化進程加速,中國家居行業也經歷了一番改變。一個最顯著變化是,從衣櫃、書櫃、廚櫃行業再到門窗、窗簾、吊頂、燈飾等,一改過去客戶選購供應商提供產品的傳統模式,眾多品牌順應消費層次和要求的提升,紛紛轉向家居整體定制,根據個性化訂單需求進行生產。在全屋定制和家居軟裝等細分行業,還掀起了上市熱潮。

當然,網易嚴選和萬科目前所切入的還只是家裝業的其中一部分。但是對於電商行業來說,衣服我們會想到淘寶,電器想到京東等等,嚴選有望切入家居這個印象關鍵字。

新中產的需求點在哪裡

商務部監測,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5 萬億元,日均銷售額同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10.3%。整體看,假期消費增長平穩,中西部表現較好,消費提質升級趨勢愈發明顯。

在中產階級崛起的情況下,居家產品消費需求也被進一步打開。現階段25-35歲人群是家居消費的絕對主力,資料顯示他們在全國總人口中占比為16.73%,人口總數約為2.3億。而在下一個十年,10-25歲的人群將逐漸替代80和90後消費者,成為家居消費的主力。目前來看,全國10-25歲人群在眾人口中占比為17.95%,人口總數約為2.46億。後續家居消費生力軍群體龐大,且人口數量有增無減。

諸如盒馬鮮生和網易嚴選這樣的新零售物種,也都在佔領中國新中產。對於互聯網大廠來說,優勢在於扶持資源,比如阿裡給了盒馬很多支持,比如愛鮮達團隊、手淘入口等。而網易雲音樂、網易新聞、網易郵箱、有道雲筆記均擁有著大量的白領用戶,這些人則同樣是網易嚴選的目標使用者。

網易嚴選和萬科的聯手,一方面是在探尋新零售的邊界,未來的新零售有望構建起全時段、多場景、高效率的經營模式,同時解決純電商流量成本上升和線下實體店品類和覆蓋半徑有限等痛點,實體管道的價值重估,新的零售巨頭會誕生。另一方面,新零售業態的不斷成熟,催生的是下一個千億級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