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給錢的才是賺錢的,拿錢的是給別人賺錢的

最近幾年好萊塢的動畫大片《變形金剛》《特種部隊》《眼鏡蛇》《星球大戰》在全球熱播, 那些電影中的動畫形象所帶來的玩具之類的衍生品也隨著電影的熱播而熱賣, 好萊塢電影公司賺的是盆滿缽滿, 其實好萊塢電影公司也只是一個打工的, 真正的老闆是一家玩具公司叫孩之寶, 那些動畫形象的版權大部分都屬於孩之寶。

​​

孩之寶創立於1923年, 1935年依靠“大富翁”遊戲發跡, 成為世界級的玩具公司, 孩之寶是世界第二大玩具公司, 說它是第二大, 可能僅次於迪士尼了。 一般的玩具公司那都是先有動畫片再有玩具, 依照熱播的動畫片中的人物形象來製造玩具, 而孩之寶呢, 是先有玩具後有動畫片。 一旦有了一個人物形象, 它就把這個形象授權給好萊塢電影製造公司, 電影製造公司根據這個形象先寫出劇本, 然後電影公司投資拍攝, 票房收益歸電影公司,

而孩之寶則大賣玩具, 電影上映後那些電影中出現的人物形象製作成的玩具也陸續推出了。 其實這也就是電影公司説明孩之寶推廣產品, 電影票房越火, 玩具賣的越多, 這就降低了行銷的成本。
​​

對於企業來說, 一項新產品或新業務只行銷成本這一項可能就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但是熱門的大製作的電影所帶來的巨大的宣傳效果不是花錢就能達到的。 它把電影製作與發行外包給專業的電影公司, 不僅僅是節約成本, 也是對投資風險的轉移, 因為術業有專攻, 它是一家玩具公司, 如果它自己投資拍攝的話, 可能風險很大, 所以各司其職, 把電影製作交給電影公司, 而它則只賣玩具。 但是它也並沒有單純的把投資風險全都甩給了電影公司, 而是利益共用, 風險共擔, 將雙方的利益捆綁在了一起, 給導演採取了利潤分成, 在《變形金剛》上映前, 孩之寶玩具公司向導演承諾每賣出一件變形金剛玩具, 導演就能獲得8%的提成, 如此一來, 導演與孩之寶玩具公司就成了“統一戰線”了。
導演不但會玩命的把這個片子給拍好產生海量的熱情觀眾, 還要讓劇本和最終的電影中出現更多的形象, 因為形象越多, 可設計的玩具才最多, 最終玩具的銷量才能最大化。
​給人錢的是賺錢的, 收人錢的是為別人賺錢的, 孩之寶給導演採取利潤分成,
這樣一來導演也非常關心怎樣把玩具賣的更多, 由此倒推進行整個劇本情節和人物的設計, 這就產生了更多, 更豐富的人物形象。 孩之寶給我們的啟示是, 企業經營要與你的合作夥伴利益充分整合與協同, 而不是單槍匹馬的發展, 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 那都需要無數的資源和人脈來幫助和推動, 這就需要設計一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共用風險共擔機制, 從而達到共贏。

​據說2007年,第一部變形金剛電影給影院和導演帶來了7億美元的票房,也為孩之寶玩具公司催生了4.8億美元的變形金剛玩具收入,這一個業務就占到孩之寶玩具公司當年的總收入的13%。

​據說2007年,第一部變形金剛電影給影院和導演帶來了7億美元的票房,也為孩之寶玩具公司催生了4.8億美元的變形金剛玩具收入,這一個業務就占到孩之寶玩具公司當年的總收入的1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