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浙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砥礪奮進這五年

項目保障水準不斷提高

1

是完善政策與組織保障。 省級下發了十餘個配套政策檔;省、市、縣政府成立公共衛生工作委員會,

明確了2300名鄉鎮(街道)公共衛生管理員和3.5萬名員村(居委會、社區)公共衛生聯絡員;省、市、縣成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辦公室, 強化了業務指導、技術培訓、監測分析、項目督導等功能。

2

是項目資金投入不斷增加。 全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投入從2012年的17.82億元逐漸增加到2016年的25.10億元, 共投入項目資金104.88億元。 2012-2016年全省人均基本公共衛生經費從33.25元提高到47.35元, 增長42.41%。 逐步落實流動人口補助經費, 從2013年的人均16.98元逐年提高到2016年的25.05元, 增長50.18%。

3

是基層衛生體系進一步完善。 近年來,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從68542人增加到73425人, 增長7.12%, 診療人次數從14973.23萬人/年上升到19275.64萬人/年, 增長28.73%。

4

是強化資訊化保障。 建成電子健康檔案管理省級平臺和基層衛生決策支援系統,

省平臺基於3大資料庫共形成5大類共60余項應用,較好地滿足了電子健康檔案資料傳輸共用和決策統計分析等功能的需求。 截止到2016年底, 全省100%的縣(市、區)均已建立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96.9%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HIS系統, 82.1%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HIS系統與電子健康檔案互聯互通;全省66.29%的縣(市、區)向省級平臺動態傳輸2100多萬份電子健康檔案資訊。

項目人群覆蓋面不斷擴大

1

是全體居民服務專案。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累計為4471.42萬城鄉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從79.35%提高到88.06%;健康教育服務:全省各年度城鄉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鞏固並保持在85%左右;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傳染病報告卡每年平均報告43萬餘份,

報告及時率均保持在99.90%以上;衛生監督協管:資訊報告率從97.79逐步提高到99.97%。

2

是重點人群服務專案。 適齡兒童預防接種服務:以鄉鎮為單位, 兒童免疫規劃各種疫苗接種率均保持在90%以上, 五苗全程接種率均保持在96%以上;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各年度0~6歲兒童健康管理率維持在95%以上, 0~36月齡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從25.10%提高到54.05%;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孕產婦系統管理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高位小幅波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每年為500萬以上的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2016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65.90%, 2013開始為老年人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從29.07%提高到49.89%。

3

是重點疾病服務專案。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每年為300萬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2016年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率達63.71%;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每年管理人數達75萬左右, 2016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達63.3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人數從10.04萬增加到14.96萬人, 規範管理率從61.92%提高到68.98%;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2015年將結核病患者管理納入專案服務內容, 患者管理率達96.98%, 規則服藥率達93.61%。

專案成效逐步顯現

1

是城鄉居民健康水準明顯提高。 為城鄉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定期為參合農民和城鎮居民免費進行健康體檢, 對重點人群以及篩查出的高血壓、糖尿病、嚴重精神障礙等疾病患者及時進行評估及隨訪指導, 有效落實了“監測—評估—干預”的健康管理模式。 2015年, 全省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78.22歲, 遠高於全國76.34歲的平均水準, 並接近同期美國78.5歲的水準(WHO公佈)。

2

是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成效明顯。 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6/10萬和5‰;疫苗針對傳染病發病率從134.27/10萬下降到88.47/10萬;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從209.14/10萬下降到195.31/10萬;居民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降低到0.8%以下, 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3

是重點疾病得到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血壓和血糖控制率達到55%左右;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病情穩定率在90%以上;出血性腦卒中報告發病率控制在70/10萬左右,急性心肌梗塞報告發病率控制在40/10萬左右,腦出血年均下降6.08%。

4

是居民健康素養水準穩步提高。2013~2016年間,全省城鄉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準從12.23%逐步提高20.69%;15歲以上居民參加體育鍛煉鍛煉率從25.89%提高到30.52%,15歲以上居民吸煙率從24.40%下降到19.91%。

5

是城鄉居民項目獲得感增加。城鄉居民對服務專案知曉率達84.4%%;認為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對自身健康很有幫助的達76.3%;對專案服務感到滿意或基本滿意的達到98.8%。

6

是均等化發展水準逐步提高。近年來,11市綜合發展水準標準差係數從9.130逐步減小到6.206,發展水準不斷趨向均衡;以2010年全省各專案平均值為基準值,2016年全省城市與農村地區專案綜合發展指數分別達140.28 和140.39,反映了城市和農村服務的均等化水準。

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3

是重點疾病得到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血壓和血糖控制率達到55%左右;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病情穩定率在90%以上;出血性腦卒中報告發病率控制在70/10萬左右,急性心肌梗塞報告發病率控制在40/10萬左右,腦出血年均下降6.08%。

4

是居民健康素養水準穩步提高。2013~2016年間,全省城鄉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準從12.23%逐步提高20.69%;15歲以上居民參加體育鍛煉鍛煉率從25.89%提高到30.52%,15歲以上居民吸煙率從24.40%下降到19.91%。

5

是城鄉居民項目獲得感增加。城鄉居民對服務專案知曉率達84.4%%;認為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對自身健康很有幫助的達76.3%;對專案服務感到滿意或基本滿意的達到98.8%。

6

是均等化發展水準逐步提高。近年來,11市綜合發展水準標準差係數從9.130逐步減小到6.206,發展水準不斷趨向均衡;以2010年全省各專案平均值為基準值,2016年全省城市與農村地區專案綜合發展指數分別達140.28 和140.39,反映了城市和農村服務的均等化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