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茅山景區:“真情走訪”助殘疾貧困戶“精神收入雙脫貧”

“大走訪不是簡單的訪貧問苦、送錢送物, 而是要實實在在為群眾分憂解難。 ”茅山風景區農服中心主任徐恭斌說。

茅山景區“大走訪”活動中,

工作人員每天記好走訪民情筆記, 堅持“四必訪、四必問”工作制度, 即:

村裡的困難家庭必訪

危重病人家庭必訪

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家庭必訪

信訪戶必訪;

村民的生活水準必問

各項政策落實情況必問

每家每戶具體困難必問

對政府的期盼建議必問

真正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題

在景區夏林村走訪時, 一位特殊的農戶引起走訪組的注意。 聾啞人尹羅根, 夏林村上林山人, 四十多歲, 自幼患病導致耳聾口啞。 一生未娶, 無兒無女, 與七旬老父親相依為命。

隨著年齡增長, 尹羅根不僅聾啞病情加重而且心臟也越來越不好, 行動不便, 生活困難, 村民十分同情。

得知這一情況後, 走訪組組長徐恭斌立即與民政部門聯繫, 力求為他辦理低保。 “以前他身體好好的時候, 收廢品還能勉強養活自己。 ”尹羅根的父親含著淚說道。

“現在政府為兒子辦了低保, 我不用擔心他以後一個人生活的來源了。 ”徐恭斌還問了尹羅根父親其他方面還有什麼困難、什麼期盼建議等。

據走訪統計, 茅山景區現有就業年齡段殘疾人685名。

針對有發展或就業能力的殘疾人, 景區多方籌措, 積極實施扶貧解困工程:

為轄區382名重度殘疾人發放了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

54名特殊困難殘疾人發放了生活補助

安排30名殘疾人再就業

46名白內障疑似患者免費檢查

建立社會各屆與轄區貧困殘疾人“一對一”幫扶85對

46名殘疾人實現自主創業

16戶貧困殘疾人與市殘聯簽定了3KW光伏發電扶貧專案,在資金和技術上得到大力幫助

茅山景區自開展“大走訪”活動以來,通過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走訪網路,充分發揮“造血”功能,實現服務殘疾人群體精准長效。

54名特殊困難殘疾人發放了生活補助

安排30名殘疾人再就業

46名白內障疑似患者免費檢查

建立社會各屆與轄區貧困殘疾人“一對一”幫扶85對

46名殘疾人實現自主創業

16戶貧困殘疾人與市殘聯簽定了3KW光伏發電扶貧專案,在資金和技術上得到大力幫助

茅山景區自開展“大走訪”活動以來,通過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走訪網路,充分發揮“造血”功能,實現服務殘疾人群體精准長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