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十三五”期間 伊犁州旅遊局全面落實伊犁國際旅遊穀戰略

10月18日, 記者從伊犁州旅遊局瞭解到, “十三五”期間, 伊犁州旅遊局將圍繞打造世界級旅遊精品目標, 緊緊抓住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大歷史機遇, 牢固樹立“特色為要、文化為魂、自然為基、人民為本”的發展理念, 全面落實伊犁國際旅遊穀戰略, 以精品景區建設為基礎, 以旅遊精准扶貧和發展鄉村旅遊為重點, 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擎, 以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和加強旅遊安全為保障, 全力推進旅遊發展模式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全季候旅遊轉變, 強化旅遊引領, 推動產業融合, 把旅遊產業打造成伊犁國民經濟的戰略支柱型產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為推進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調優結構, 不斷做大做強旅遊產業

優化空間佈局。 突出“特色為要、文化為魂、自然為基、人民為本”理念, 打破行政地域單元, 推進旅遊空間佈局優化, 提升旅遊資源整體利用率。 一是突出伊犁風情。 總體上構築一個中心、三個組團板塊、三條景觀帶、七個集散基地、二十個特色旅遊小鎮、X個旅遊服務營地。 二是勾勒伊犁旅遊之魂。 充分挖掘伊犁燦爛的多元文化, 深度開發旅遊文化產品, 全面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品位, 為伊犁旅遊產業發展注入強大生命力。

三是展現伊犁原生態之美。 加大旅遊資源保護力度, 堅決禁止實施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生活環境品質、旅遊資源品質的基礎設施項目。 堅持“兩個可持續”理念, 保護與開發並重, 充分保持旅遊產品的原真性和獨特永生。 四是放大旅遊富民功效。 把旅遊扶貧作為旅遊產業發展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和重要政治責任, 著力開發一批具有旅遊資源的貧困村鎮, 幫助貧困群眾發展農家樂、農家賓館、特產經營等旅遊扶貧項目, 鼓勵成立鄉村旅遊公司或合作社、農家樂協會, 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休閒產品。

優化時間和客源結構。 一是大力發展冬春季旅遊, 加快推進滑雪場、滑冰場等冬季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增強冬春季旅遊的舒適性、安全性和可進入性。 把民族風情、歷史文化、地域特色與伊犁冰雪遊、生態遊資源有機結合, 加快開發以冰雪、民俗、溫泉、運動踏青、賞花等為重點的特色旅遊產品。 出臺冬春季旅遊發展獎補辦法, 以較高折扣的旅遊冬春季產品讓利於民, 推動冬春季旅遊掀起高潮。 其次是優化客源結構, 擴大疆外遊客數量。 在央視和其他主流媒體播出伊犁國際旅遊穀專題形象片, 主攻強勢主流媒體, 擴大伊犁旅遊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主動與攜程、驢媽媽等網站合作, 拓寬網路行銷管道。 深化“以旅為橋促交流、蘇伊兩地一家親”活動, 鼓勵江蘇省遊客來伊體驗與內地差異性較大的旅遊產品。 與知名網站、網路達人聯繫,
製造伊犁旅遊新聞亮點, 提升品牌形象, 引起廣泛關注。 加快伊寧——霍爾果斯邊境旅遊試驗區、霍爾果斯中哈國際合作中心跨境旅遊合作區建設, 推動邊境旅遊取得新突破, 使伊犁成為國內和中亞遊客的中轉站。

優化要素結構。 以推進全域旅遊、全季候旅遊為抓手, 加快完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 全面提升“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產業要素發展的規模、品質、效益和水準。 加快培育伊犁民族特色餐飲業, 打響伊犁民族特色傳統美食品牌。 建設一批綠色環保酒店、中低檔經濟型酒店、汽車旅館, 集中連片發展農家樂、農家賓館、休閒農莊, 建立鄉土特色鮮明、民俗風味濃厚、環境整潔衛生、服務水準一流的農家餐飲住宿娛樂體系。

加大精品景區創建力度, 力爭A級景區數量和品質有明顯提升。 大力發展低空旅遊、跨境旅遊、購物旅遊、會展旅遊、創意旅遊、康養旅遊、探險旅遊、研學旅遊、工業旅遊, 推動旅遊產品結構向觀光、休閒、度假、康養複合型方向發展。 加強旅遊商品開發和生產加工, 開發更多包含民族和地域元素的旅遊工業品、紀念品。 圍繞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和現代文化, 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臺藝術精品, 加強文藝演出與旅遊實景演出策劃與組織, 積極引導演藝團體開展旅遊演出活動。

優化基礎設施結構。 在鞏固提升那拉提、喀拉峻等5A級景區的基礎上, 繼續加快開發建設惠遠古城、中哈國際旅遊區、夏塔、庫爾德寧等重點景區, 配套完善旅遊標識、景區廁所、休息場所、遊覽觀光、安全防護、供水供電、供熱通信等設施,力爭通過3年努力,完善所有景區旅遊標識系統和旅遊廁所,景區停車場充分滿足遊客需要。加快S218墩麻紮——那拉提高速公路、S220旱田——特克斯一級公路等伊黎河穀骨幹公路網路建設,推進伊寧——巴侖台鐵路等鐵路建設,加快昭蘇支線機場建設步伐,增加伊寧至國內主要客源地城市的直飛航線和客運列車班列,進一步滿足遊客多樣化出行需求。加強旅遊交通服務設施建設,逐步實現城市近郊景區公交化,合理規劃佈設公交旅遊車輛停靠站,提高景區可進入性。堅持把完善城市旅遊服務功能作為打造世界級旅遊精品的重點,大力加強城市路網、綠地、公園、公廁等公用設施建設,提高生產、生活和旅行便捷度、舒適度。加強城市風貌特色規劃和管理,突出民俗風情、地域文化,彰顯城市風貌特色。對自駕遊線路、營地進行合理佈局,建成一批覆蓋面全、功能完善的自駕車營地。

深化改革,不斷增強旅遊產業發展動力和活力

大力開展伊犁全域旅遊改革試點工作,扎實推進昭蘇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加大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扶持,大力實施全域規劃、全域誠信、全域建設、全域交通、全域服務、全域管理、全民參與、全域行銷、全域“旅遊+”等9大行動計畫,爭取2018年通過國家旅遊局驗收。整體啟動伊黎河谷全域旅遊工作,進行深入思想發動和細緻安排部署,明確全域旅遊總體目標、進度安排、工作要求,形成全黨動員、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

創新符合旅遊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和模式,探索開展旅遊景區經營權質押和門票收入權質押等辦法,擴大旅遊產業發展融資管道。放寬旅遊市場准入,推進PPP等投融資模式,打破行業、地域壁壘,簡化審批手續,為社會資本參與旅遊開發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開展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制訂出臺伊黎河穀各項規劃與旅遊規劃融合銜接的管理辦法,抓好各類規劃與旅遊規劃的銜接,促使伊黎河谷全域以旅遊業為重心配置資源,使“多規合一”管理工作常態化,增強全域旅遊發展的協調性、一致性和整體性。

開展旅遊業管理體制和執法改革試點,成立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根據全域旅遊發展需求,完善工作職責,升級綜合服務能力。探索設立旅遊員警、旅遊法庭、旅遊工商分局,改革旅遊綜合執法機制,消除現有執法手段分割和管理體制弊端。

探索建設旅遊資料中心。完善旅遊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把旅遊人次、收入、從業人數、帶動就業、對GDP的貢獻率等重要指標納入自治州統計指標體系,科學測算評價旅遊經濟貢獻,發揮旅遊統計的服務、評價和監督作用。

積極申報國家旅遊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借鑒海南國際旅遊島經驗,積極協調跑辦,爭取國家旅遊局、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支持,把建設伊犁國際旅遊穀上升為國家戰略,納入國家發改委“十三五”主體功能區規劃,落實更多政策和專案支持。

探索“需求+旅遊”發展新模式,創新旅遊新產品、新業態

開發昭蘇夏塔——阿克蘇溫宿古道探險游,完善節點佈局、安全防護、應急救援等安全服務設施。依託高品質溫泉旅遊資源,在尼勒克、特克斯、昭蘇縣大力發展以溫泉沐浴、特色休閒、生態旅遊為主導的康養旅遊產品,建設特色主題溫泉和國家級溫泉度假區。加大圖開沙漠開發,開展駝隊觀光、滑沙、越野車拉力賽等項目,使沙漠旅遊成為“塞外江南”的一道特色風景線。開發水上娛樂園、景觀吊橋、水域景觀小品、漂流等項目,推進水上觀光體驗旅遊產品。

積極順應國內、疆內自助自駕遊發展新趨勢,鼓勵發展自駕房車營地、探險營地、露營地以及直升機、低空飛行器、智慧景區等專案建設。

圍繞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和現代文化,加強伊犁文化資源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精心設計建設一批旅遊商品一條街、特色小吃一條街、民俗演藝一條街、休閒娛樂一條街等文化功能區,將伊犁歷史和民族的文化元素、文化符號有機融入城市景觀和建築中,支持和鼓勵開展賽馬、叼羊、跑馬拾哈達以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體育項目比賽、表演,加快形成旅遊文化品牌形象和競爭力。

將旅遊元素融入新型工業化建設全過程,積極推行綠色製造、生態工業等可持續發展模式,開發參觀型、參與型、自助型等多種形式的工業旅遊,使工業設計、生產、行銷過程成為一道旅遊風景線。充分利用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廣闊的農村空間,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生態農業,建設一批集觀光、旅遊、採摘、休閒、餐飲為一體的高標準現代農業示範園。

強化管理服務,提升服務品質

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建立完善旅遊環境綜合執法機制,深入開展旅遊行業“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創造安全舒適旅遊環境。完善旅遊品質投訴快速反應和查處機制,確保遊客投訴得到及時回復和有效處理。開展誠信旅遊創建。建立誠信記錄、誠信評價、誠信獎罰、誠信資訊發佈等制度,推動旅遊企業和旅遊從業人員誠信等級評定,強化資訊收集、發佈、諮詢和動態管理等工作,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健全旅遊發展保障體系。建立健全旅遊安全綜合管理機制,層層落實旅遊安全監管屬地責任,提高保障旅遊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在各景區和重要節點合理設置醫療衛生機構,形成上下聯動、快速反應的全域旅遊衛生服務網路。建立旅遊交通道路應急管理與救援系統,及時發佈交通資訊,保障旅遊旺季和節假日旅遊交通順暢。

建立旅遊綜合資訊化管理平臺。實施“智慧旅遊”戰略,抓好“互聯網+旅遊”工作,使無線網路、3G/4G網路覆蓋主要旅遊節點,重要旅遊節點完善固定式平板、觸控螢幕等旅遊資訊互動終端,提供智慧導遊、電子講解、線上預訂、資訊推送等服務。

加大旅遊人才培養力度。深入推進旅遊人才援疆工作,積極與江蘇省對接,爭取安排更多旅遊人才到伊犁幫助指導工作,同時,組織伊犁旅遊從業人員到援助省市考察學習、實踐鍛煉,開闊眼界,拓寬思路,提升能力。完善激勵政策,營造寬鬆環境,提供優質平臺,吸引國內外高端旅遊人才在伊黎河穀實現夢想。積極開發鄉村旅遊人力資源,突出抓好貧困村旅遊開發策劃、服務管理等方面專業技能培訓,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引領一片。

加強領導,切實為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實施全民參與旅遊行動,通過社會宣傳、社區培訓、學校教育、民間發動,使人人成為伊犁旅遊民間大使,共同營造美麗整潔、服務優質旅遊環境。

建立完善伊犁旅遊開發專案招商手冊,做好旅遊開發專案儲備、論證、申報、立項工作。加強旅遊就業培訓基地和就業推薦服務平臺建設,設立旅遊創業基金,激發各族群眾參與旅遊業發展的熱情。

加強旅遊形象塑造,突出差異和特色,充分運用電視、報紙、廣播、網路等多種媒體,整體推介、捆綁促銷,使各縣市、重點景區旅遊主題形象進一步突顯,不斷擴大伊犁旅遊品牌的影響力。完善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宣傳促銷機制,著力構建立體行銷網路和多層次客源市場。發揮網路媒體優勢,豐富“互聯網+旅遊”的內容。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景區合作交流,共同打造有效銜接的精品旅遊線路,形成區域互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聯動機制。

抓好旅遊援疆,建立健全蘇伊各級旅遊部門之間定期會商工作機制,及時掌握各方工作安排部署,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合作共贏、共促發展,全力推進9項任務落實。

擴大對外開放。堅決落實自治區黨委南疆工作會議精神,與巴州、阿克蘇、喀什、和田等地州建立定期溝通交流工作機制,在開通直飛航線、打造精品線路、加強精品景區合作、開展人才培訓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探索並深化與哈薩克等中亞國家旅遊合作,建立定期聯繫溝通機制,開闢霍爾果斯至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旅遊線路。

配套完善旅遊標識、景區廁所、休息場所、遊覽觀光、安全防護、供水供電、供熱通信等設施,力爭通過3年努力,完善所有景區旅遊標識系統和旅遊廁所,景區停車場充分滿足遊客需要。加快S218墩麻紮——那拉提高速公路、S220旱田——特克斯一級公路等伊黎河穀骨幹公路網路建設,推進伊寧——巴侖台鐵路等鐵路建設,加快昭蘇支線機場建設步伐,增加伊寧至國內主要客源地城市的直飛航線和客運列車班列,進一步滿足遊客多樣化出行需求。加強旅遊交通服務設施建設,逐步實現城市近郊景區公交化,合理規劃佈設公交旅遊車輛停靠站,提高景區可進入性。堅持把完善城市旅遊服務功能作為打造世界級旅遊精品的重點,大力加強城市路網、綠地、公園、公廁等公用設施建設,提高生產、生活和旅行便捷度、舒適度。加強城市風貌特色規劃和管理,突出民俗風情、地域文化,彰顯城市風貌特色。對自駕遊線路、營地進行合理佈局,建成一批覆蓋面全、功能完善的自駕車營地。

深化改革,不斷增強旅遊產業發展動力和活力

大力開展伊犁全域旅遊改革試點工作,扎實推進昭蘇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加大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扶持,大力實施全域規劃、全域誠信、全域建設、全域交通、全域服務、全域管理、全民參與、全域行銷、全域“旅遊+”等9大行動計畫,爭取2018年通過國家旅遊局驗收。整體啟動伊黎河谷全域旅遊工作,進行深入思想發動和細緻安排部署,明確全域旅遊總體目標、進度安排、工作要求,形成全黨動員、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

創新符合旅遊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和模式,探索開展旅遊景區經營權質押和門票收入權質押等辦法,擴大旅遊產業發展融資管道。放寬旅遊市場准入,推進PPP等投融資模式,打破行業、地域壁壘,簡化審批手續,為社會資本參與旅遊開發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開展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制訂出臺伊黎河穀各項規劃與旅遊規劃融合銜接的管理辦法,抓好各類規劃與旅遊規劃的銜接,促使伊黎河谷全域以旅遊業為重心配置資源,使“多規合一”管理工作常態化,增強全域旅遊發展的協調性、一致性和整體性。

開展旅遊業管理體制和執法改革試點,成立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根據全域旅遊發展需求,完善工作職責,升級綜合服務能力。探索設立旅遊員警、旅遊法庭、旅遊工商分局,改革旅遊綜合執法機制,消除現有執法手段分割和管理體制弊端。

探索建設旅遊資料中心。完善旅遊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把旅遊人次、收入、從業人數、帶動就業、對GDP的貢獻率等重要指標納入自治州統計指標體系,科學測算評價旅遊經濟貢獻,發揮旅遊統計的服務、評價和監督作用。

積極申報國家旅遊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借鑒海南國際旅遊島經驗,積極協調跑辦,爭取國家旅遊局、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支持,把建設伊犁國際旅遊穀上升為國家戰略,納入國家發改委“十三五”主體功能區規劃,落實更多政策和專案支持。

探索“需求+旅遊”發展新模式,創新旅遊新產品、新業態

開發昭蘇夏塔——阿克蘇溫宿古道探險游,完善節點佈局、安全防護、應急救援等安全服務設施。依託高品質溫泉旅遊資源,在尼勒克、特克斯、昭蘇縣大力發展以溫泉沐浴、特色休閒、生態旅遊為主導的康養旅遊產品,建設特色主題溫泉和國家級溫泉度假區。加大圖開沙漠開發,開展駝隊觀光、滑沙、越野車拉力賽等項目,使沙漠旅遊成為“塞外江南”的一道特色風景線。開發水上娛樂園、景觀吊橋、水域景觀小品、漂流等項目,推進水上觀光體驗旅遊產品。

積極順應國內、疆內自助自駕遊發展新趨勢,鼓勵發展自駕房車營地、探險營地、露營地以及直升機、低空飛行器、智慧景區等專案建設。

圍繞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和現代文化,加強伊犁文化資源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精心設計建設一批旅遊商品一條街、特色小吃一條街、民俗演藝一條街、休閒娛樂一條街等文化功能區,將伊犁歷史和民族的文化元素、文化符號有機融入城市景觀和建築中,支持和鼓勵開展賽馬、叼羊、跑馬拾哈達以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體育項目比賽、表演,加快形成旅遊文化品牌形象和競爭力。

將旅遊元素融入新型工業化建設全過程,積極推行綠色製造、生態工業等可持續發展模式,開發參觀型、參與型、自助型等多種形式的工業旅遊,使工業設計、生產、行銷過程成為一道旅遊風景線。充分利用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廣闊的農村空間,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生態農業,建設一批集觀光、旅遊、採摘、休閒、餐飲為一體的高標準現代農業示範園。

強化管理服務,提升服務品質

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建立完善旅遊環境綜合執法機制,深入開展旅遊行業“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創造安全舒適旅遊環境。完善旅遊品質投訴快速反應和查處機制,確保遊客投訴得到及時回復和有效處理。開展誠信旅遊創建。建立誠信記錄、誠信評價、誠信獎罰、誠信資訊發佈等制度,推動旅遊企業和旅遊從業人員誠信等級評定,強化資訊收集、發佈、諮詢和動態管理等工作,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健全旅遊發展保障體系。建立健全旅遊安全綜合管理機制,層層落實旅遊安全監管屬地責任,提高保障旅遊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在各景區和重要節點合理設置醫療衛生機構,形成上下聯動、快速反應的全域旅遊衛生服務網路。建立旅遊交通道路應急管理與救援系統,及時發佈交通資訊,保障旅遊旺季和節假日旅遊交通順暢。

建立旅遊綜合資訊化管理平臺。實施“智慧旅遊”戰略,抓好“互聯網+旅遊”工作,使無線網路、3G/4G網路覆蓋主要旅遊節點,重要旅遊節點完善固定式平板、觸控螢幕等旅遊資訊互動終端,提供智慧導遊、電子講解、線上預訂、資訊推送等服務。

加大旅遊人才培養力度。深入推進旅遊人才援疆工作,積極與江蘇省對接,爭取安排更多旅遊人才到伊犁幫助指導工作,同時,組織伊犁旅遊從業人員到援助省市考察學習、實踐鍛煉,開闊眼界,拓寬思路,提升能力。完善激勵政策,營造寬鬆環境,提供優質平臺,吸引國內外高端旅遊人才在伊黎河穀實現夢想。積極開發鄉村旅遊人力資源,突出抓好貧困村旅遊開發策劃、服務管理等方面專業技能培訓,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引領一片。

加強領導,切實為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實施全民參與旅遊行動,通過社會宣傳、社區培訓、學校教育、民間發動,使人人成為伊犁旅遊民間大使,共同營造美麗整潔、服務優質旅遊環境。

建立完善伊犁旅遊開發專案招商手冊,做好旅遊開發專案儲備、論證、申報、立項工作。加強旅遊就業培訓基地和就業推薦服務平臺建設,設立旅遊創業基金,激發各族群眾參與旅遊業發展的熱情。

加強旅遊形象塑造,突出差異和特色,充分運用電視、報紙、廣播、網路等多種媒體,整體推介、捆綁促銷,使各縣市、重點景區旅遊主題形象進一步突顯,不斷擴大伊犁旅遊品牌的影響力。完善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宣傳促銷機制,著力構建立體行銷網路和多層次客源市場。發揮網路媒體優勢,豐富“互聯網+旅遊”的內容。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景區合作交流,共同打造有效銜接的精品旅遊線路,形成區域互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聯動機制。

抓好旅遊援疆,建立健全蘇伊各級旅遊部門之間定期會商工作機制,及時掌握各方工作安排部署,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合作共贏、共促發展,全力推進9項任務落實。

擴大對外開放。堅決落實自治區黨委南疆工作會議精神,與巴州、阿克蘇、喀什、和田等地州建立定期溝通交流工作機制,在開通直飛航線、打造精品線路、加強精品景區合作、開展人才培訓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探索並深化與哈薩克等中亞國家旅遊合作,建立定期聯繫溝通機制,開闢霍爾果斯至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旅遊線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