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未來在此:6個已存在、最先進的“賽柏格”

資本實驗室·今日創新觀察

聚焦前沿科技創新與傳統產業升級

| 編譯/導讀:齊達 原作者:Victor Tangermann

【導讀】賽柏格——英文Cyborg的音譯, 也就是義體人類、生化電子人, 用機械替換人體的一部分、聯接大腦與機械的賽柏格系統。 恐怕只有人類能夠用這種技術去治療、替換乃至增強自身的機體。 這種技術早已有之, 並不斷發展。 其重要的價值之一是為殘障人士帶去福音。 本文中用天線“聽到”顏色的尼爾·哈比森說得好:“與神經控制設備結合在一起, 讓我覺得我就是一種技術。 ”這可能是關於“賽柏格”技術及其應用最好的注解。

如今, 人類身體與技術的融合比我們幾十年前想像的更加完美。 超人的力量、敏捷和感官已不再是科幻小說——它們已經成為現實。

儘管前沿技術讓我們得以一瞥未來通過技術增強後人類的能力, 但對於那些受到殘疾影響的人來說, 這些技術已經在為他們提供最有力的支援。 賽柏格技術可以替代失去的肢體、器官和身體感覺, 甚至可以增強身體的特有功能。

以下是賽柏格技術6個最引人注目的應用案例。 這些案例向我們展示了:我們已經在該領域走了多遠, 以及未來能繼續走多遠。

1.用天線“聽到”色彩

活動家兼藝術家尼爾·哈比森(Neil Harbisson)出生時就不具有看到顏色的能力。 2004年, 他決定改變這一現狀。 他在顱骨的後下方安裝了一種電子天線, 這種天線將光的頻率轉化為他的大腦可以理解為聲音的振動, 這就允許他能夠“聽到顏色”。 這些頻率甚至能夠超越視覺光譜, 允許他“聽到”隱形的頻率, 如紅外線和紫外線。

“這個軟體和我的大腦沒有區別, 也可以說我的天線和我身體的其它部分沒有區別。

與神經控制設備結合在一起, 讓我覺得我就是一種技術, ”尼爾·哈比森在國家地理雜誌的一次採訪中說到。

他的身體改造並不總是受到廣泛接受, 英國政府就不同意哈比森戴著天線拍攝護照照片。 哈比森對政府做出的決定提出了抗議, 要求保留天線。 他成功了, 成為第一個“法律承認”的賽柏格。

2.“盧克”手臂

“盧克手臂”(得名於《星球大戰》中的盧克·天行者)是一種極為先進的假肢, 可以讓安裝者產生觸覺。 這種假肢安裝了一種特殊的馬達, 能夠提供回饋來模仿各種物理物件產生的阻力——使用者可以感覺到枕頭產生的阻力比磚頭產生的阻力小。

同時, 假肢上的電子感測器能夠接收佩戴者的肌肉信號, 然後將其轉化為身體動作, 而佩戴者可以通過自己的腳來控制開關, 同時操控多個關節。

3.人工視覺

詹斯·諾曼(Jens Naumann)在20歲時經歷了兩起不同的事故, 金屬碎屑濺入雙眼, 致使他失去了視力。 在2002年, 37歲的諾曼參加了位於里斯本的杜貝爾研究所(Dobelle Institute)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

在試驗中, 研究者將一台微型攝像機繞過他失明的雙眼, 直接連接到他的大腦。 許多光點結合在一起, 組成了他周圍世界的輪廓和形狀, 給了他一種“點矩陣形的視覺。 ”就在那年, 該系統終於讓他看到了聖誕彩燈勾勒出的他在加拿大的家。

不幸的是,系統僅在幾周後就失效了。並且在2004年,該技術的最初發明者威廉·多貝爾(William Dobelle)去世,他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檔,也沒有告知技術人員如何修復諾曼的系統。2010年,諾曼通過手術移除了該系統,並再一次失明。

4.意念控制假肢

2012年,由意識控制的仿生腿在一名來自西雅圖的工程師Zac Vawter身上首次得到使用,他曾於2009年被膝蓋以上截肢。這項被稱為特定肌肉神經移植術(TMR)的尖端技術能夠將大腦信號轉換為物理運動,於2003年誕生,原本為上肢假肢創造。但Vawter的假肢是革命性的,因為這是首次將這種技術應用到下肢上。

2012年,Zac Vawter在假肢的幫助下,登上了擁有2100級臺階的芝加哥威利斯大廈,用時53分9秒。

5.假肢手

假肢公司bebionic已經打造出迄今為止最為精密的假肢手。這種假肢通過獨立電機,跟隨每一個資料,獨立啟動每一個關節。

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假肢手,bebionic安裝了14種預先設定的抓握模式。高度敏感的發動機可以即時調整抓握的速度和力度——這足以讓使用者用自己的食指和大拇指捏住一個雞蛋,並足夠強壯到可以舉起重達45千克(99磅)的重物。

自2010年起,Bebionic公司生產的假肢手就開始商業銷售。這些年來,公司發佈的模型已經在電池壽命、靈活性和軟體方面得到改善。

6.電子眼

多倫多的電影製作人Rob Spence決定用一個裝有無線傳輸攝像機的假眼代替他失去的右眼。

通過與RF無線設計公司以及一個電子工程師團隊的合作,Spence創造了能在一個在如此狹小受限的的空間內,能夠裝下足夠電子設備的假眼外殼。

這個攝像機可以在電池耗盡之前記錄到30分鐘的連續鏡頭。Spence在一部名為《Deus Ex: The Eyeborg Documentary》的記錄片中使用的就是他的假眼捕獲的鏡頭。

不幸的是,系統僅在幾周後就失效了。並且在2004年,該技術的最初發明者威廉·多貝爾(William Dobelle)去世,他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檔,也沒有告知技術人員如何修復諾曼的系統。2010年,諾曼通過手術移除了該系統,並再一次失明。

4.意念控制假肢

2012年,由意識控制的仿生腿在一名來自西雅圖的工程師Zac Vawter身上首次得到使用,他曾於2009年被膝蓋以上截肢。這項被稱為特定肌肉神經移植術(TMR)的尖端技術能夠將大腦信號轉換為物理運動,於2003年誕生,原本為上肢假肢創造。但Vawter的假肢是革命性的,因為這是首次將這種技術應用到下肢上。

2012年,Zac Vawter在假肢的幫助下,登上了擁有2100級臺階的芝加哥威利斯大廈,用時53分9秒。

5.假肢手

假肢公司bebionic已經打造出迄今為止最為精密的假肢手。這種假肢通過獨立電機,跟隨每一個資料,獨立啟動每一個關節。

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假肢手,bebionic安裝了14種預先設定的抓握模式。高度敏感的發動機可以即時調整抓握的速度和力度——這足以讓使用者用自己的食指和大拇指捏住一個雞蛋,並足夠強壯到可以舉起重達45千克(99磅)的重物。

自2010年起,Bebionic公司生產的假肢手就開始商業銷售。這些年來,公司發佈的模型已經在電池壽命、靈活性和軟體方面得到改善。

6.電子眼

多倫多的電影製作人Rob Spence決定用一個裝有無線傳輸攝像機的假眼代替他失去的右眼。

通過與RF無線設計公司以及一個電子工程師團隊的合作,Spence創造了能在一個在如此狹小受限的的空間內,能夠裝下足夠電子設備的假眼外殼。

這個攝像機可以在電池耗盡之前記錄到30分鐘的連續鏡頭。Spence在一部名為《Deus Ex: The Eyeborg Documentary》的記錄片中使用的就是他的假眼捕獲的鏡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