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元末梟雄姓氏遭專家改寫,後代多次抗議卻無果,直到一石碑出土

在元朝統治中國的90多年間,一直實行嚴酷的民族階級,各種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特別是到了元朝末年,天災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各地民不聊生,而此時的朝廷卻腐敗無能,各階官員也貪贓枉法,

全然不顧百姓的生死。同時,朝廷還強征百姓來治理黃河,各地民怨不斷,於是飽受壓榨的百姓紛紛揭竿起義,一舉推翻了元朝的統治。

在天下大亂之時,“長有異相,身高八尺”的明玉珍不屑於和自己的祖父一般庸庸碌碌地生活下去,決定趁著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時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於是,明玉珍在家鄉召集了千人的起義軍,後又歸順如火如荼的中原紅巾軍,

並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統帥。之後,明玉珍被川中百姓擁護為隴蜀王,後來還稱帝,建立大夏。

明玉珍雖未讀過很多的兵書,但他卻用兵十分厲害,運兵打仗別具一格,自成一家。在他別具一格的用兵方法下,先後取重慶、攻克嘉定,在數年間就佔據了川蜀全境。稱帝后,他還北取漢中,南征雲南,將自己的疆土不斷擴大。然而,天不假其年,明玉珍在38歲時就因病在重慶去世,

一代梟雄遺憾離世。明玉珍死後被葬于江北寶蓋山睿陵,諡號“欽文昭武皇帝”。

明玉珍從社會的最底層一步步前進,最後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可謂是個大牛人。然而,在中國的史冊中卻少有對他的描述,甚至連姓氏都有著不小的爭議。在一些史書記載中,

對於明玉珍姓氏的記載有說“蜀有明氏,一曰旻氏,諱玉珍”或是“明玉珍,一曰旻端,自玉珍”,還有說“夏國姓明氏,諱玉珍,一說旻氏”。對於明玉珍的姓名,各路記載眾說紛紜。按這些記載中說到的,“明玉珍”或許只是一個代號,明玉珍可能並非姓明,名也可能並不叫玉珍,明玉珍並非是其真實姓名。對於他的姓來說,他可能是姓“明”,也可能是姓“旻”,或是“旻端”。

對於明玉珍的姓氏,專家們也有自己的看法。著名的歷史學專家吳晗先生就經過多次考證,得出了明玉珍的姓氏是“旻”,而改為“明”是因為信奉明教的原因。另一個歷史學家白壽彝也亮出了相同的觀點,在其主編的《中國通史》中,他就寫明瞭明玉珍姓“旻”,因明教而改為“明”。

在國家權威工具書《辭海》中,同樣也引用了兩位專家的觀點,認為明玉珍姓“旻”。

對於兩位專家相同的結論,明玉珍的後人卻十分不滿,多次反駁卻並沒有得到回應。為了表示不滿,有一些明氏子孫還直接在網上撰文反駁兩位專家說:“因信奉明教就要姓明實在是有些不合理,如果說信奉明教就要改名為明的話,那麼朱元璋怎麼不叫明元璋,徐壽輝怎麼不叫明壽輝,特別是韓山童、韓林兒就應該叫明山童、明林兒”。

直到1982年,抗議無果的明氏後人終於等到了真理,專家們所謂的“結果”也成為了笑話!

1982年3月底,重慶市的一家紡織廠在擴建倉房時,意外發掘出了湮滅了數百年的明玉珍墓,墓中出土了許許多多的珍寶,其中就有一些絲織的龍袍和一塊“玄宮之碑”。在出土的這塊玄宮之碑上有千餘字的篆書刻字,不但清楚地記載了明玉珍的出生、死亡,還記載了大夏政權的建立時間和地點,甚至還詳細記載了明玉珍一生歷任的官職。在這塊碑文上,就十分明確地指出了明玉珍“隨州隨縣梅丘人,姓明氏,禦諱玉珍”。

至此,明玉珍姓“明”已是不爭的事實,不姓“旻”,更不姓“旻端”。對於這個無可反駁的事實,《中華明姓總譜》的編輯者在編輯時注意到了這一點,修改了明玉珍姓“旻”的謬誤,還專門發表《明玉珍姓“明”不姓“旻”》的文章來告訴世人。而《辭海》在修訂時也主動更正這一錯誤,尊重了明玉珍姓“明”不姓“旻”這一歷史事實。

特別是韓山童、韓林兒就應該叫明山童、明林兒”。

直到1982年,抗議無果的明氏後人終於等到了真理,專家們所謂的“結果”也成為了笑話!

1982年3月底,重慶市的一家紡織廠在擴建倉房時,意外發掘出了湮滅了數百年的明玉珍墓,墓中出土了許許多多的珍寶,其中就有一些絲織的龍袍和一塊“玄宮之碑”。在出土的這塊玄宮之碑上有千餘字的篆書刻字,不但清楚地記載了明玉珍的出生、死亡,還記載了大夏政權的建立時間和地點,甚至還詳細記載了明玉珍一生歷任的官職。在這塊碑文上,就十分明確地指出了明玉珍“隨州隨縣梅丘人,姓明氏,禦諱玉珍”。

至此,明玉珍姓“明”已是不爭的事實,不姓“旻”,更不姓“旻端”。對於這個無可反駁的事實,《中華明姓總譜》的編輯者在編輯時注意到了這一點,修改了明玉珍姓“旻”的謬誤,還專門發表《明玉珍姓“明”不姓“旻”》的文章來告訴世人。而《辭海》在修訂時也主動更正這一錯誤,尊重了明玉珍姓“明”不姓“旻”這一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