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西晉仲介休旅遊景點及美食特產

綿山

它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

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山勢陡峭,

多懸崖絕壁,蒼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是省級風景名勝區。

綿山的景觀很多,有白雲庵、光岩寺、雲中寺、地藏殿、世姑廟、龍王廟、柏龍、說法台、棋盤石、五龍墓、捨身崖等。還有直徑1米的鐵鍋水,水從崖壁流入,滿而不溢,掬而飲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鍋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級,行500米,即達溝底深谷,又有“石洞水”與周圍的青山怪石、奇樹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賞心悅目。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位於介休市城區東南10公里龍鳳鄉張壁村,背靠綿山,面對綠野,海拔1040米,周圓1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

整座古堡順原勢建造,南高北低。從堡北向下俯視,左、中、右各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堡南則有三條向外通道,堡西為窯灣溝,峭壁陡坡,深達數十丈。

堡東居高臨下,有溝塹阻隔,可謂“易守難攻,退進有路”。堡牆用土夯築而成,高約10米。堡有南北二門,中間是一條長300米的街道。街東3條小巷,街西4條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北堡門築有甕城,南堡門用石塊砌成,堡門上建門樓。街道兩側有典雅的店鋪和古樸的民居;幾座廟宇琉璃覆頂,金碧輝煌,點綴在堡內;還有抱柳的古槐和罕見的琉璃碑。到處是古跡勝景,古香古色。

張壁古堡保留下來的古代建築頗多,

金碧輝煌,流光溢彩,大體都是明清遺物。著名的有明代空王佛行宮,建造在北門丁字門頂上,座北向南,大殿三間,殿內塑主像為空王佛,山牆繪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畫。殿頂明代三彩琉璃裝飾,刀工細膩,燒制精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珍貴的是在行宮前廊下有兩通罕見的琉璃碑,通體琉璃燒造,孔雀藍底,黑字書寫,碑額為青黃綠二龍戲珠,兩邊藍黑龍紋花卉裝飾圖案。
東側一通記述著空王佛-成佛的艱苦歷程,西側一通記載空王行宮修建緣起。此外,堡內還保留著真武廟、三大士殿、呂祖閣、二郎廟、關帝廟、興隆寺、可汗王祠等古代建築。稱奇的是街中路西有一株根深葉茂的槐抱柳,相傳植于宋代,給古堡增添了情趣。

目前,古堡各景和地道正在進行修復和保護。

介休城隍廟

地址:山西省介休市北關街道東大街275號

城隍是漢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弘治八年(1495年)大修。現存建築有山門、戲臺、鐘鼓樓、正殿、東西跺殿及東西廊廡等。

太和岩牌樓

太和岩牌樓位於山西省介休市城東北20公里北辛武村。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建造。因它通身包砌精美華麗的琉璃飾件,而被當地人稱之為“琉璃牌坊”。

太和岩牌樓,原是該村真武廟前的門前坊,其坐北向南,占地27.7平方米。據傳,該牌樓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北辛武村晉商巨富冀氏家族冀以和在對村內的七座廟宇進行補修時,在真武廟中軸線之山門前所新建。雖然現在只剩下了牌樓這個單體建築,但是由此我們可以想像當年真武廟的氣勢,在明間西側柱底有“光緒丁酉年(1897)年造立”的題記。

介休汾河濕地森林公園

介休汾河濕地森林公園是汾河公園的北延工程,它位於介休市三賢大道汾河大橋以南、108國道以北區域,南北兩岸各長2.4公里,南起勝利橋北汾河橡膠壩,北至森林公園西門,總占地面積為1000畝(其中水面450畝)。它以“自然、生態、野趣”為建設理念,其景觀簡而言之就是“一條水帶、兩條長廊、三個綠島、四個景點”。其中,四個景點分別是東岸的“芳草渡”、“輪之舞”和西岸的“匯石園”、“野趣園”。

汾河景區北段原有生態環境良好,有縱橫交錯的水網、長滿青草的灘塗、眾多野生動植物等眾多有利的先天條件,因此,在2005年10月,利用現有地形,再結合天然地表水,首次在此地嘗建自然濕地景觀。在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儘量保留原有景致,追求生態平衡,努力恢復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樣性,以實現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景區中,還專門設立了禁止進入區域,遊人只能遠眺、觀賞而不能參與,以確保生物的休養生息。

今年,經國家林業局、省林業廳專家組實地考察評估、集體評審和公示,介休市汾河濕地森林公園正式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秦柏嶺風景區

秦柏位於介休市西南15公里處的西觀村柏樹嶺,相傳為秦初植種,距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樹根部圍長16.7米,樹冠高16米,主杆高2.6米,距離地面1.5米處的樹圍11.8米,之上分有10各樹杈。每個枝杈平均周長3.1米,最粗一枝周長4.75米。現仍枝繁葉茂,常青永翠,樹蔭覆蓋面積近300平方米。秦柏比陝西黃陵軒轅柏(樹圍10米)粗了1.8米,其周長圍全國柏樹之最。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古樹,有“華夏第一柏”之美譽。

據當地人介紹,這棵古樹周圍原來就有很多建築,但是早已被毀,所以村民們對這棵古樹愛護有加。2001年夏季,久旱無雨,眼看著古樹就挺不過去了,吃水都困難的西歡村百姓花了整整4天時間,用三輪車往山頭上拉了200多車水用來澆樹。

2002年,介休市農民企業家宋維貴投資3000萬元,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了原來的建築,植樹數萬棵,其中柏樹上萬株。為了保證水源,“秦柏”旁邊還建起了一座水塔。生長了2200年的“華夏第一柏”居住在綿山腳下,以這棵古樹為依託開發的“秦柏嶺旅遊區”正式開放。

虹霽寺

虹霽寺又名滾鐘寺,位於介休市城西10餘裡的義棠鎮師屯南村的銀錠山巔,寺內有虹霽寺塔、滾鐘坡、天王殿等。史料記載,該寺建于唐貞觀十三年,唐太宗破劉武周於汾州,立寺。該寺自唐初建,明萬曆年重修,清康熙年間複修,乾隆金妝,後幾經戰亂。銀錠山巔古塔,系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山前流過汾河,景同延安寶塔山,百姓稱“小延安”。

1993年,介休市加大開發旅遊資源力度,虹霽寺如枯木逢春。當地除修復寺廟外還新增了寺牌樓、人工瀑布、得月亭等旅遊景點。站在幾裡之遙,人們就可看見矗立在銀錠山巔的虹霽寺古塔,雄偉的古塔同山前流過的汾河交相輝映。

北壇塔

北壇塔位於介休市西北的綠野上,為一座七層八角樓閣式磚塔,又名史公塔。清乾隆十三年(1748)為介休人紀念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任介休縣知縣史記事興學賑饑而建。

介休五嶽廟

地址:介休市城內東大街草市巷

創建年代不詳,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是一處建築宏偉的道教古建築群。廟坐北朝南,總面積為2158平方米。現存建築有臨街影壁、八字影壁、山門、戲樓、鐘鼓樓、正殿、獻殿、東西配殿、後寢殿等。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硬山頂,殿內明間金柱上有“二龍戲珠”懸塑。獻殿平面呈“凸”形,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出單簷歇山頂抱廈。

廟的山門、戲樓、鐘鼓樓三座建築屋面結構組合連接,為一座三位一體的建築。五嶽廟的建築頂部脊飾全部以孔雀藍為主調的琉璃飾件裝飾,色澤純正,造型優美,均為當地燒造。

洪山窯址

地址:介休市城東洪山鎮洪山、磨溝村一帶

遺址以喊車溝為中心,周圍依地勢分佈有眾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缽堆積層,形成東西約250米,南北100米的分佈區,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在洪山鎮的喊車溝、磁窯溝、龍王溝、琉璃窯村、采皮溝等地均有古窯址發現。窯場創燒于北宋初年,歷經金、元盛燒,明清走向衰敗。洪山窯品種豐富,有細白瓷、粗白瓷、黑釉瓷及黃釉瓷、柴釉瓷、青釉瓷等,以細胎白瓷的燒造量較大。

源神廟

地址:介休市洪山鎮洪山村狐歧山麓

始建年代不詳,宋前即有,元明清均有修葺。主要建築有過殿、戲臺、正殿及東西配殿、偏殿等。

廟內現存20餘通碑碣,記錄有宋代名相文彥博“始開三河”的功績;載有明代王一魁知縣治理洪山水利的實跡;還記有其它名人治水及水利興修、水規、水法、水管、水事糾紛解決、工程佈局、節水防汙等方面的歷史史實。

雲峰寺

地址:介休市綿山抱腹岩

雲峰寺坐落於綿山腹地,原稱抱腹寺,唐貞觀(627——649年)間敕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朝年間屢有修葺。

寺內建築因地勢走向分上下兩層,朝向不一,高低參錯,高處全修以懸空的棧道,連通各個殿宇。現存古建築有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五龍殿、明王殿、馬鳴殿、羅漢堂、眼光菩薩殿及僧房、客舍等近百間。寺內保存有歷代精美彩塑70餘尊,其中包骨真身像3尊。

回鑾寺

在山西介休縣城西南20公里興地村,在綿山腳下。據碑記考證,原名空王靈溪寺。唐太宗欲登綿山禮佛,至此回鑾。後僖宗賜名“回鑾寺”。五代時遭空燹,宋建隆三年(西元962年)重建,名興國寺,金天會至大定間于故基重建。大殿明間脊檁襻間枋下有“大元國至大元年歲次戊申二十七日壬丁末時重建“題記”,明、清均有修葺。寺內現存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東西配殿、垛殿,其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前簷斗拱為六鋪作單抄雙下昂,後簷斗拱為四鋪作單昂。殿內用減柱造,梁架簡潔,保存元人結構手法。院內龍槐翠柏鬱鬱蔥蔥,別具恬靜之趣。“回鑾古刹”曾列為介休十景和綿山十景之首。

後土廟

是一處道教廟宇,位於介休縣城西北角,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後土廟,創建年代不詳,據碑記,南朝宋大明元年(西元457年)梁大同二年(西元536年)皆重修。現存殿堂多為明、清建築。是一處包括五進院落並配有樓臺殿閣的龐大建築群。這個建築群裡,有影壁、山門、過殿、東西廊房、三清樓、鐘鼓樓、後大殿等。整個院落佈局緊湊,結構合理,氣勢雄偉,又富於變化,是一座莊嚴肅穆的寺廟建築。在占地範圍並不算大的空間內排列了如此眾多的殿閣,但給人的感覺卻是疏朗、寬展、有層次而又別具一格的。更為引人的是,從影壁到後大殿的所有建築物的屋頂上都裝飾覆蓋著精緻華美,在陽光下閃爍著誘人色彩的琉璃瓦、琉璃磚。

洪山源泉

古稱獄族泉。在介休市區東南13公里洪山之麓。這一股源泉水質清澈,常年奔湧,它穿山越洞,灌溉著介休縣13個鄉87個村莊的11萬畝農田,人們習慣地稱之為洪山源泉。

泉清見底,遊魚可數,管道縱橫如同,浮萍四季長青。洪山為綿山支脈,古稱狐歧山。洪山泉為山下泉水主源之一,秒流量1.2立方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有“石桐水北流而注於汾”的記載。附近山青水綠,楊柳夾岸,梯田如畫,有江南風光。源泉之上有源泉神祠,俗稱源泉廟,寺廟依山面水而築,居於泉眼近側,建造富麗,譽為“華宮”。宋、明多次重修,現存為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移地重建之物。正殿5楹,東西配殿各3間,樂樓1座,左右是六角攢尖頂的鐘鼓樓,正殿和配殿的廊下豎立從宋代至清代的數十通石碑。院內植有古柏,環境清幽,古色盎然。廟與洪山源泉有數十個石級相連,石級和源泉間還有一座石拱橋橫跨,橋上建有牌坊,橋下有清溪一條,這條清溪,由源神廟周圍無數小泉匯流而成,由於這條清溪在源泉外,水利上習慣地稱之為東河水。

襖神樓

在山西介休縣北關順城街,三結義廟(舊為元神廟)前的樂樓,又是街心點綴的過街樓。明萬曆年間改建,清康熙、乾隆間重修,規模不大,另有殿和獻亭,均為清建。是一個三重簷歇山頂轉頂結構的古代建築物,樓平面“凸”字形,總深度20米,突出於廊外的過街樓面寬三間,進深也是三間;街心部分面寬五間,進深四間。周設回廊,下層為廟門,上層為樂樓,中心為神龕。樓高二層,約25米,腰間設平座色欄,上部覆蓋重簷,實為四層。四根通柱直承上層梁架,山門戲臺上下疊構,樓頂十字歇山式,簷下四向凸出山花,瓦件脊飾全為琉璃製品,瑰麗壯觀。這座高層古建築物,樓內深度、廣度的比例都很協調,因而顯出十分雄壯與穩定的外觀格局,為我國建築中上的精品。

介休東嶽廟

介休東嶽廟位於山西省介休市城南7.5公里的小靳村。廟始建年代不詳,據現存碑記,蒙古至元七年(1270)與大德七年(1303)地震後重修過。最晚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修。

廟院坐北向南,占地3100平方米。現存影壁、山門、戲樓、鐘鼓樓、獻殿、正殿、後寢殿等建築,為元、明、清代遺構。廟內現存明清彩塑30餘尊,碑碣16通。山門、正殿、寢殿內皆有完整、精美的壁畫。東嶽廟整組建築規模適中,佈局緊湊,環境幽雅。

2006年5月,介休東嶽廟作為元至清時期的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美食

介休鹿茸

介休鹿茸在中藥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屬於一種滋補藥,用於補腎脈、壯元陽、生精髓、強筋骨。主治元陽不足、畏寒無力,四肢疲軟、腎陽不足、夢☆禁☆遺尿頻、陽萎早洩、頭暈目眩、腰酸背痛、秉賦虛單、崩漏帶下等病症。鹿茸對於男人夢☆禁☆遺滑精、頭暈耳鳴、性☆禁☆欲衰退、形容憔悴、失眠健忘、咽幹盜汗、食欲不振;女人身體虛弱、氣血淤滯、骨蒸潮熱、宮寒不孕、行經腹脹腹痛,經行先期或後期,經量太多或太少,經色不正或淡或紫黑,白帶、赤帶、血崩、血漏血暈、血止以及氣郁不舒等症,均有顯著療效。榆社鹿茸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原來只有縣藥材公司一個鹿場,現已經發展到10個鹿場,共養鹿300餘頭,年產“茸”250公斤,是一項很有前途的養殖業和名貴中藥的重要來源管道。

介休貫餡糖

介休貫餡糖,有著悠久的生產歷史。貫餡糖營養豐富,與浙江名產“寸綿糖”齊名。具有皮兒薄,餡兒香,氣味芬芳,味道鮮美可口等特點。因主要成分為糖稀,而糖稀則是用大麥生芽後與小米經糖化熬成,故具有溫肺、健腎的功能,亦有催乳的良效,且糖餡內的核桃仁性甘、平溫,故又有健腦補腎、補氣養血、潤肺化痰等功能。

山西介休貫餡糖是具有1000多年歷史的名食品,是糠粞、清紅絲,核桃仁、綿白糖、桂花、玫瑰、芝麻作成的。近年來又加入了桔汁、香蕉油,所以味道更美,一般的反映是:皮薄、餡香、咬著脆,吃得綿。但是它地季節性產品,只有天冷才能做,所以冬季是它的旺季,尤其是元宵前後。

介休洪山陶瓷

陶瓷業是介休洪山村的傳統產品行業。洪山古有“陶村”之稱。據史載,洪山瓷窯始建于唐貞元年間,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源神泉水和洪山陶土為洪山陶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資條件。據專家考證,當時產的陶瓷製品,可與古代北方名窯產品相媲美。特別是到了宋代,陶瓷工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得到國內外的讚譽。如黑釉瓷,不但見火不炸,而且有黑如墨、亮如鏡、質如玉、聲如馨的美譽。宋代以後,制瓷技術停滯不前,數量不多,品種單一,只能生產粗瓷,主要有盆、碗、缸三大類。解放後,品種也相應地增加到能生產碗、杯、碟、壺等20餘種。該廠產的黑釉瓷,曾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獎章。

太和岩牌樓

太和岩牌樓位於山西省介休市城東北20公里北辛武村。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建造。因它通身包砌精美華麗的琉璃飾件,而被當地人稱之為“琉璃牌坊”。

太和岩牌樓,原是該村真武廟前的門前坊,其坐北向南,占地27.7平方米。據傳,該牌樓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北辛武村晉商巨富冀氏家族冀以和在對村內的七座廟宇進行補修時,在真武廟中軸線之山門前所新建。雖然現在只剩下了牌樓這個單體建築,但是由此我們可以想像當年真武廟的氣勢,在明間西側柱底有“光緒丁酉年(1897)年造立”的題記。

介休汾河濕地森林公園

介休汾河濕地森林公園是汾河公園的北延工程,它位於介休市三賢大道汾河大橋以南、108國道以北區域,南北兩岸各長2.4公里,南起勝利橋北汾河橡膠壩,北至森林公園西門,總占地面積為1000畝(其中水面450畝)。它以“自然、生態、野趣”為建設理念,其景觀簡而言之就是“一條水帶、兩條長廊、三個綠島、四個景點”。其中,四個景點分別是東岸的“芳草渡”、“輪之舞”和西岸的“匯石園”、“野趣園”。

汾河景區北段原有生態環境良好,有縱橫交錯的水網、長滿青草的灘塗、眾多野生動植物等眾多有利的先天條件,因此,在2005年10月,利用現有地形,再結合天然地表水,首次在此地嘗建自然濕地景觀。在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儘量保留原有景致,追求生態平衡,努力恢復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樣性,以實現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景區中,還專門設立了禁止進入區域,遊人只能遠眺、觀賞而不能參與,以確保生物的休養生息。

今年,經國家林業局、省林業廳專家組實地考察評估、集體評審和公示,介休市汾河濕地森林公園正式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秦柏嶺風景區

秦柏位於介休市西南15公里處的西觀村柏樹嶺,相傳為秦初植種,距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樹根部圍長16.7米,樹冠高16米,主杆高2.6米,距離地面1.5米處的樹圍11.8米,之上分有10各樹杈。每個枝杈平均周長3.1米,最粗一枝周長4.75米。現仍枝繁葉茂,常青永翠,樹蔭覆蓋面積近300平方米。秦柏比陝西黃陵軒轅柏(樹圍10米)粗了1.8米,其周長圍全國柏樹之最。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古樹,有“華夏第一柏”之美譽。

據當地人介紹,這棵古樹周圍原來就有很多建築,但是早已被毀,所以村民們對這棵古樹愛護有加。2001年夏季,久旱無雨,眼看著古樹就挺不過去了,吃水都困難的西歡村百姓花了整整4天時間,用三輪車往山頭上拉了200多車水用來澆樹。

2002年,介休市農民企業家宋維貴投資3000萬元,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了原來的建築,植樹數萬棵,其中柏樹上萬株。為了保證水源,“秦柏”旁邊還建起了一座水塔。生長了2200年的“華夏第一柏”居住在綿山腳下,以這棵古樹為依託開發的“秦柏嶺旅遊區”正式開放。

虹霽寺

虹霽寺又名滾鐘寺,位於介休市城西10餘裡的義棠鎮師屯南村的銀錠山巔,寺內有虹霽寺塔、滾鐘坡、天王殿等。史料記載,該寺建于唐貞觀十三年,唐太宗破劉武周於汾州,立寺。該寺自唐初建,明萬曆年重修,清康熙年間複修,乾隆金妝,後幾經戰亂。銀錠山巔古塔,系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山前流過汾河,景同延安寶塔山,百姓稱“小延安”。

1993年,介休市加大開發旅遊資源力度,虹霽寺如枯木逢春。當地除修復寺廟外還新增了寺牌樓、人工瀑布、得月亭等旅遊景點。站在幾裡之遙,人們就可看見矗立在銀錠山巔的虹霽寺古塔,雄偉的古塔同山前流過的汾河交相輝映。

北壇塔

北壇塔位於介休市西北的綠野上,為一座七層八角樓閣式磚塔,又名史公塔。清乾隆十三年(1748)為介休人紀念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任介休縣知縣史記事興學賑饑而建。

介休五嶽廟

地址:介休市城內東大街草市巷

創建年代不詳,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是一處建築宏偉的道教古建築群。廟坐北朝南,總面積為2158平方米。現存建築有臨街影壁、八字影壁、山門、戲樓、鐘鼓樓、正殿、獻殿、東西配殿、後寢殿等。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硬山頂,殿內明間金柱上有“二龍戲珠”懸塑。獻殿平面呈“凸”形,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出單簷歇山頂抱廈。

廟的山門、戲樓、鐘鼓樓三座建築屋面結構組合連接,為一座三位一體的建築。五嶽廟的建築頂部脊飾全部以孔雀藍為主調的琉璃飾件裝飾,色澤純正,造型優美,均為當地燒造。

洪山窯址

地址:介休市城東洪山鎮洪山、磨溝村一帶

遺址以喊車溝為中心,周圍依地勢分佈有眾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缽堆積層,形成東西約250米,南北100米的分佈區,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在洪山鎮的喊車溝、磁窯溝、龍王溝、琉璃窯村、采皮溝等地均有古窯址發現。窯場創燒于北宋初年,歷經金、元盛燒,明清走向衰敗。洪山窯品種豐富,有細白瓷、粗白瓷、黑釉瓷及黃釉瓷、柴釉瓷、青釉瓷等,以細胎白瓷的燒造量較大。

源神廟

地址:介休市洪山鎮洪山村狐歧山麓

始建年代不詳,宋前即有,元明清均有修葺。主要建築有過殿、戲臺、正殿及東西配殿、偏殿等。

廟內現存20餘通碑碣,記錄有宋代名相文彥博“始開三河”的功績;載有明代王一魁知縣治理洪山水利的實跡;還記有其它名人治水及水利興修、水規、水法、水管、水事糾紛解決、工程佈局、節水防汙等方面的歷史史實。

雲峰寺

地址:介休市綿山抱腹岩

雲峰寺坐落於綿山腹地,原稱抱腹寺,唐貞觀(627——649年)間敕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朝年間屢有修葺。

寺內建築因地勢走向分上下兩層,朝向不一,高低參錯,高處全修以懸空的棧道,連通各個殿宇。現存古建築有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五龍殿、明王殿、馬鳴殿、羅漢堂、眼光菩薩殿及僧房、客舍等近百間。寺內保存有歷代精美彩塑70餘尊,其中包骨真身像3尊。

回鑾寺

在山西介休縣城西南20公里興地村,在綿山腳下。據碑記考證,原名空王靈溪寺。唐太宗欲登綿山禮佛,至此回鑾。後僖宗賜名“回鑾寺”。五代時遭空燹,宋建隆三年(西元962年)重建,名興國寺,金天會至大定間于故基重建。大殿明間脊檁襻間枋下有“大元國至大元年歲次戊申二十七日壬丁末時重建“題記”,明、清均有修葺。寺內現存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東西配殿、垛殿,其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前簷斗拱為六鋪作單抄雙下昂,後簷斗拱為四鋪作單昂。殿內用減柱造,梁架簡潔,保存元人結構手法。院內龍槐翠柏鬱鬱蔥蔥,別具恬靜之趣。“回鑾古刹”曾列為介休十景和綿山十景之首。

後土廟

是一處道教廟宇,位於介休縣城西北角,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後土廟,創建年代不詳,據碑記,南朝宋大明元年(西元457年)梁大同二年(西元536年)皆重修。現存殿堂多為明、清建築。是一處包括五進院落並配有樓臺殿閣的龐大建築群。這個建築群裡,有影壁、山門、過殿、東西廊房、三清樓、鐘鼓樓、後大殿等。整個院落佈局緊湊,結構合理,氣勢雄偉,又富於變化,是一座莊嚴肅穆的寺廟建築。在占地範圍並不算大的空間內排列了如此眾多的殿閣,但給人的感覺卻是疏朗、寬展、有層次而又別具一格的。更為引人的是,從影壁到後大殿的所有建築物的屋頂上都裝飾覆蓋著精緻華美,在陽光下閃爍著誘人色彩的琉璃瓦、琉璃磚。

洪山源泉

古稱獄族泉。在介休市區東南13公里洪山之麓。這一股源泉水質清澈,常年奔湧,它穿山越洞,灌溉著介休縣13個鄉87個村莊的11萬畝農田,人們習慣地稱之為洪山源泉。

泉清見底,遊魚可數,管道縱橫如同,浮萍四季長青。洪山為綿山支脈,古稱狐歧山。洪山泉為山下泉水主源之一,秒流量1.2立方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有“石桐水北流而注於汾”的記載。附近山青水綠,楊柳夾岸,梯田如畫,有江南風光。源泉之上有源泉神祠,俗稱源泉廟,寺廟依山面水而築,居於泉眼近側,建造富麗,譽為“華宮”。宋、明多次重修,現存為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移地重建之物。正殿5楹,東西配殿各3間,樂樓1座,左右是六角攢尖頂的鐘鼓樓,正殿和配殿的廊下豎立從宋代至清代的數十通石碑。院內植有古柏,環境清幽,古色盎然。廟與洪山源泉有數十個石級相連,石級和源泉間還有一座石拱橋橫跨,橋上建有牌坊,橋下有清溪一條,這條清溪,由源神廟周圍無數小泉匯流而成,由於這條清溪在源泉外,水利上習慣地稱之為東河水。

襖神樓

在山西介休縣北關順城街,三結義廟(舊為元神廟)前的樂樓,又是街心點綴的過街樓。明萬曆年間改建,清康熙、乾隆間重修,規模不大,另有殿和獻亭,均為清建。是一個三重簷歇山頂轉頂結構的古代建築物,樓平面“凸”字形,總深度20米,突出於廊外的過街樓面寬三間,進深也是三間;街心部分面寬五間,進深四間。周設回廊,下層為廟門,上層為樂樓,中心為神龕。樓高二層,約25米,腰間設平座色欄,上部覆蓋重簷,實為四層。四根通柱直承上層梁架,山門戲臺上下疊構,樓頂十字歇山式,簷下四向凸出山花,瓦件脊飾全為琉璃製品,瑰麗壯觀。這座高層古建築物,樓內深度、廣度的比例都很協調,因而顯出十分雄壯與穩定的外觀格局,為我國建築中上的精品。

介休東嶽廟

介休東嶽廟位於山西省介休市城南7.5公里的小靳村。廟始建年代不詳,據現存碑記,蒙古至元七年(1270)與大德七年(1303)地震後重修過。最晚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修。

廟院坐北向南,占地3100平方米。現存影壁、山門、戲樓、鐘鼓樓、獻殿、正殿、後寢殿等建築,為元、明、清代遺構。廟內現存明清彩塑30餘尊,碑碣16通。山門、正殿、寢殿內皆有完整、精美的壁畫。東嶽廟整組建築規模適中,佈局緊湊,環境幽雅。

2006年5月,介休東嶽廟作為元至清時期的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美食

介休鹿茸

介休鹿茸在中藥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屬於一種滋補藥,用於補腎脈、壯元陽、生精髓、強筋骨。主治元陽不足、畏寒無力,四肢疲軟、腎陽不足、夢☆禁☆遺尿頻、陽萎早洩、頭暈目眩、腰酸背痛、秉賦虛單、崩漏帶下等病症。鹿茸對於男人夢☆禁☆遺滑精、頭暈耳鳴、性☆禁☆欲衰退、形容憔悴、失眠健忘、咽幹盜汗、食欲不振;女人身體虛弱、氣血淤滯、骨蒸潮熱、宮寒不孕、行經腹脹腹痛,經行先期或後期,經量太多或太少,經色不正或淡或紫黑,白帶、赤帶、血崩、血漏血暈、血止以及氣郁不舒等症,均有顯著療效。榆社鹿茸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原來只有縣藥材公司一個鹿場,現已經發展到10個鹿場,共養鹿300餘頭,年產“茸”250公斤,是一項很有前途的養殖業和名貴中藥的重要來源管道。

介休貫餡糖

介休貫餡糖,有著悠久的生產歷史。貫餡糖營養豐富,與浙江名產“寸綿糖”齊名。具有皮兒薄,餡兒香,氣味芬芳,味道鮮美可口等特點。因主要成分為糖稀,而糖稀則是用大麥生芽後與小米經糖化熬成,故具有溫肺、健腎的功能,亦有催乳的良效,且糖餡內的核桃仁性甘、平溫,故又有健腦補腎、補氣養血、潤肺化痰等功能。

山西介休貫餡糖是具有1000多年歷史的名食品,是糠粞、清紅絲,核桃仁、綿白糖、桂花、玫瑰、芝麻作成的。近年來又加入了桔汁、香蕉油,所以味道更美,一般的反映是:皮薄、餡香、咬著脆,吃得綿。但是它地季節性產品,只有天冷才能做,所以冬季是它的旺季,尤其是元宵前後。

介休洪山陶瓷

陶瓷業是介休洪山村的傳統產品行業。洪山古有“陶村”之稱。據史載,洪山瓷窯始建于唐貞元年間,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源神泉水和洪山陶土為洪山陶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資條件。據專家考證,當時產的陶瓷製品,可與古代北方名窯產品相媲美。特別是到了宋代,陶瓷工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得到國內外的讚譽。如黑釉瓷,不但見火不炸,而且有黑如墨、亮如鏡、質如玉、聲如馨的美譽。宋代以後,制瓷技術停滯不前,數量不多,品種單一,只能生產粗瓷,主要有盆、碗、缸三大類。解放後,品種也相應地增加到能生產碗、杯、碟、壺等20餘種。該廠產的黑釉瓷,曾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