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濟源“藝人”獨特方式展示紡織之美

服裝店裡的衣服琳琅滿目,那個不紡花織布就沒有新衣服穿的年代早已過去。

你還記得奶奶的紡花車嗎?你知道以前人們是如何將棉花變成新衣的嗎?這其中又凝聚了多少智慧?濟源兩位元“藝人”用獨特方式為我們展示了傳統紡織工藝之美,請跟著濟源晨報記者一起來看看吧。

不會紡織可能就嫁不出去

一盞煤油燈,燈芯拔得很小,奶奶背床而坐,面前是一台正在轉動的紡花車。她用右手搖動車子,左手拿棉花條在不停旋轉的“錠子”上抽出棉線,

然後輕輕地向後拉,使棉線不斷變長。

已是深夜,窗外傳來幾聲犬吠,煤油燈的火苗伴著從窗縫間溜進屋的風左右搖晃。昏暗的燈光把奶奶瘦削的身影淺淺地投在了身後的土牆上。“奶奶。”幼年的張靜從床上爬起來,睡眼惺忪地沖著忙碌的奶奶喊了一聲。紡花車的“嗡嗡”聲戛然而止,奶奶回過頭來看她,疼愛寫滿臉上。

這是畫家張靜記憶中留存的畫面,

並時常在她眼前閃回。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工業尚不發達,服裝遠沒有實現規模化生產。農村生活的人們,衣服、鞋子、床單等都要靠自己製作,而製作的原料便是棉花。春天來了,人們在大地裡撒下棉花種子,也播下關於“穿新衣”的無限希望。經過一個夏天的耕耘和勞作,到了秋天,棉花成熟了,一個個棉桃兒咧開了嘴,露出白白的棉絮,讓採收的人們忘記了疲勞。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智慧的人們用傳統工藝對大自然的饋贈施以“魔法”,將之變成自己的生活所需。棉桃兒採收回來之後,人們會對其去殼篩淨,然後將棉絮聚攏到一起用器具彈打,使之變得柔軟蓬鬆。這個過程被稱之為“彈棉花”。之後,人們再將鬆軟的棉花搓成棉花條,放在紡花車上紡棉線。等到棉線一根根被紡出來之後,人們便用麵糊水漿洗棉線,再晾乾。晾乾之後的棉線要經過絡線、經線、刷線等繁瑣工序的處理後才能用來織布。
人們對織出來的布進行染色和晾曬後,再通過剪裁、縫製等工序做成新衣。

在60後及70後人們的記憶裡,奶奶、婆婆或是媽媽的身影,總是和紡織相關。孟郊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緣何吟誦出了天下遊子的心聲,因為那樣一種母親織作的場景,已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千年的烙印。

據瞭解,解放初期,

為帶領人民群眾度過災荒,當時政府組織了農業生產自救活動。互助紡棉是自救活動的主要任務。政府提出貸棉花組織收購土布,即讓互助群眾在供銷合作社貸出棉花,織成布後合作社再行收購,幫助群眾度荒,並採取了一系列激勵、獎勵辦法。供銷社針對互助紡棉戶,放貸一部分糧食,根據紡織速度和紡織品質來決定貸糧數目。這些辦法與措施,增加了紡織戶的數量,提高了紡織群眾的積極性,使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了災荒。

“那個年代女孩不會紡織可能就嫁不出去。”50多歲的楊巧說起紡織也是滿滿的回憶,“我很早就開始學紡織了,因為紡織技術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以後我在婆家地位的高低”。

用繪畫記錄紡織全過程

張靜現擔任我市女子書畫協會會長、濟源太行書院院長等職。2013年從北京回來後,她決定把自己記憶裡的紡織片段用畫筆一一描繪出來。

為此,張靜不惜跑遍濟源各個山村,尋找殘存的紡花車、織布機,或者找村中的老人來講述相關場景。

“閑了閑會兒,畫這作甚,倒不如畫山水還有人看。”有些村民不明白張靜畫紡織圖的用意。在他們看來,畫這還不如畫山水,又好畫看得人還多。

張靜說,傳統紡織工藝裡包含了老祖宗太多的智慧。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應瞭解和傳承這門工藝。張靜創作紡織圖不僅表達了對先輩們的敬仰之情,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更是對傳統工藝的一種傳承。最終,經過近一年時間,她完成創作。

在女子書畫協會的畫室裡,濟源晨報記者看到了張靜已完稿的紡織圖系列作品。彈棉花、搓棉花條、紡棉線、漿線、絡線、經線、刷線、織布,一幅幅紡織場景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城市離不開文化,離不開文明發展。作為藝術家,我們有義務傳承傳統文化。”在張靜看來,通過畫筆讓年輕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這是自己的職責。

用手工留住曾經記憶

市民酒建中也在用自己的行動為這一傳統工藝的傳承做著努力。

酒建中家至今還保存著20世紀40年代流傳下來的紡花車。此紡花車在那個年代只有大戶人家才能用得起。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曾給村裡身份顯赫的人家做過。木料由主家出,要選擇質地堅硬的老槐木、榆木等,然後主家請木匠到自己家中,等做好之後再給木匠幾升米或者其他糧食讓其帶走。“通常做這樣一個紡花車,需要半個月左右。”而這期間,木匠就食宿在主家。

在酒建中的小倉庫裡,濟源晨報記者看到整台紡花車從軸承到轉輪全由木頭做成。相較於平常人家用手操作的紡花車,這台紡花車是腳踏式的。

在酒建中看來,家中的紡花車不僅是一個老物件,更是凝聚先輩智慧、需要傳承下去的文化遺產。

在今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我市回應“傳承非遺——在生活中弘揚實踐中振興”的活動口號,在文化城南樓市文化館舉辦了民間非遺展示活動。酒建中家的紡花車也被拉到現場展出。酒建中和家人坐在紡花車旁為大家演繹如何紡線。很快,紡花車周圍便聚滿了參觀的市民,其中,大多數是孩子,這讓酒建中看到了希望。“孩子們並非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而是沒有一個平臺去瞭解傳統工藝。”酒建中表示,他還萌生了重新做一台紡花車的想法。

與張靜同樣,酒建中也跑遍了濟源各個鄉鎮,四處打聽誰家還留有類似的紡花車,哪怕只是一個零件。經過他的努力,還真找回了幾個軸承和轉輪。拿著這些殘留的零件,酒建中琢磨出了紡花車的尺寸。如今,酒建中已做出了一些零件,製作出一台新紡花車指日可待。

提高了紡織群眾的積極性,使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了災荒。

“那個年代女孩不會紡織可能就嫁不出去。”50多歲的楊巧說起紡織也是滿滿的回憶,“我很早就開始學紡織了,因為紡織技術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以後我在婆家地位的高低”。

用繪畫記錄紡織全過程

張靜現擔任我市女子書畫協會會長、濟源太行書院院長等職。2013年從北京回來後,她決定把自己記憶裡的紡織片段用畫筆一一描繪出來。

為此,張靜不惜跑遍濟源各個山村,尋找殘存的紡花車、織布機,或者找村中的老人來講述相關場景。

“閑了閑會兒,畫這作甚,倒不如畫山水還有人看。”有些村民不明白張靜畫紡織圖的用意。在他們看來,畫這還不如畫山水,又好畫看得人還多。

張靜說,傳統紡織工藝裡包含了老祖宗太多的智慧。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應瞭解和傳承這門工藝。張靜創作紡織圖不僅表達了對先輩們的敬仰之情,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更是對傳統工藝的一種傳承。最終,經過近一年時間,她完成創作。

在女子書畫協會的畫室裡,濟源晨報記者看到了張靜已完稿的紡織圖系列作品。彈棉花、搓棉花條、紡棉線、漿線、絡線、經線、刷線、織布,一幅幅紡織場景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城市離不開文化,離不開文明發展。作為藝術家,我們有義務傳承傳統文化。”在張靜看來,通過畫筆讓年輕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這是自己的職責。

用手工留住曾經記憶

市民酒建中也在用自己的行動為這一傳統工藝的傳承做著努力。

酒建中家至今還保存著20世紀40年代流傳下來的紡花車。此紡花車在那個年代只有大戶人家才能用得起。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曾給村裡身份顯赫的人家做過。木料由主家出,要選擇質地堅硬的老槐木、榆木等,然後主家請木匠到自己家中,等做好之後再給木匠幾升米或者其他糧食讓其帶走。“通常做這樣一個紡花車,需要半個月左右。”而這期間,木匠就食宿在主家。

在酒建中的小倉庫裡,濟源晨報記者看到整台紡花車從軸承到轉輪全由木頭做成。相較於平常人家用手操作的紡花車,這台紡花車是腳踏式的。

在酒建中看來,家中的紡花車不僅是一個老物件,更是凝聚先輩智慧、需要傳承下去的文化遺產。

在今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我市回應“傳承非遺——在生活中弘揚實踐中振興”的活動口號,在文化城南樓市文化館舉辦了民間非遺展示活動。酒建中家的紡花車也被拉到現場展出。酒建中和家人坐在紡花車旁為大家演繹如何紡線。很快,紡花車周圍便聚滿了參觀的市民,其中,大多數是孩子,這讓酒建中看到了希望。“孩子們並非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而是沒有一個平臺去瞭解傳統工藝。”酒建中表示,他還萌生了重新做一台紡花車的想法。

與張靜同樣,酒建中也跑遍了濟源各個鄉鎮,四處打聽誰家還留有類似的紡花車,哪怕只是一個零件。經過他的努力,還真找回了幾個軸承和轉輪。拿著這些殘留的零件,酒建中琢磨出了紡花車的尺寸。如今,酒建中已做出了一些零件,製作出一台新紡花車指日可待。